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非凡宁德丨文化闽东

2022-10-16 17:34 来源:闽东日报


  一部电影,一扇窗口。


  9月28日晚,“福影耀八闽、喜迎二十大”重点献礼影片《相见在鸾峰桥》首映式(宁德)举行。这是一部缘于下党、礼赞八闽,展现“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主旋律电影作品,透过光影,闽东儿女牢记嘱托、笃行实干,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实践故事被生动展现。


 

不止于电影

穿行闽东山海

无论是惠及民生的文化服务设施

还是推动发展的文化产业

抑或是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处处都感受到文化如潺潺流水般

浸润着闽东大地


  闽东山海交融,自然景观奇秀,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思想引领  传播“闽东之光”


  “产业发展是核心,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结构是保障,共同富裕是目标……”9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联合举办的“闽东事天下理·新思想我来讲”学习交流培训会现场,市理论宣讲轻骑兵蕉城区“畲歌畲语”小分队用新编的畲族山歌歌唱党的声音。

  这是一次理论宣讲员宣讲水平和能力提升的交流活动,也是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做准备。“畲歌畲语”小分队宣讲员兰小燕告诉记者,为了把党的声音唱进千家万户,小分队成员创编了许多接地气、好传唱的畲族歌谣,为畲族群众搭建起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途径。 


宁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蕉城区“畲歌畲语”小分队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市第一时间组建了“宁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成立以来,宁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农村、社区、机关、校园、企业,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式宣传宣讲。


近三年来,

全市理论宣讲轻骑兵各小分队

共开展4万多场宣传宣讲活动

受众300多万人次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宣讲是新时代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干部群众的有效途径。我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开展“闽东事天下理·新思想我来讲”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举办《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召开座谈会专题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给下党乡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与赤溪干部群众视频连线讲话精神等,推动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慰问演出走进宁德


  传播“闽东之光”,打响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我市还把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来抓,整合市县和部门工作力量,成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市文联等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地党委宣传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落实任务分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着力破解发展区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打响特色文化品牌,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依托传播“闽东之光”工程系列活动的实施,全市月月有龙头性、品牌性的文化活动成为常态,带动各地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营造浓厚城乡文化氛围,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惠民  丰富精神生活



9月30日,由市委宣传部、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闽东之光·文化惠民——大型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再次上演,市民纷纷走进市艺术馆,近距离感受文化魅力。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改编自风光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生动展现了闽东旖旎壮美的山海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是“闽东之光”的精彩呈现。7月至12月,我市还将举办50场闽东之光·文化惠民演出,让百姓尽享免费视听盛宴。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演出现场


从室内转向室外、从剧场走向基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

“魅力闽东”文化惠民工程

多年来

“闽东之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在中心城区常态化开展了百场


  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在我市蓬勃展开,兰亭社区百姓大舞台、蕉城夜市、古田中央名城、屏南龙潭村、周宁狮城镇凉亭广场、寿宁斜滩镇江心公园、福安文化馆“社区群星秀”小剧场、福鼎桐山小路社区等百姓大舞台逐渐走进百姓生活,精品剧目轮番上演;公园里、广场上,歌舞飞扬,群众欢乐开怀;图书馆、美术馆内,书香四溢,翰墨飘香,老少欢聚挥毫泼墨……文化惠民奏响了“精神共富”新乐章。


大门山社区老年合唱团在重阳节舞台上一展歌喉  张颖珍  摄


  壮大软实力还需提升硬条件。宁德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新馆、霞浦九大馆、古田文化“三馆”、福鼎文化艺术中心、寿宁文化综合体、福安大剧院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用。


  新型文化空间也逐渐成为群众打卡地,福鼎市打造集文化艺术普及、主题阅读推广及美食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桐山休闲美食文化街区;福安市打造“爱故乡书院”,已服务洪口及周边村庄青少年3300多人次、群众1100多人次;屏南厦地水田书店、寿宁县梦龙文化休闲研学、周宁县鲤鱼溪创作基地等新型文化空间,汇集创作人才、凝聚文艺力量。


爱故乡书院活动开展阅读活动 刘岩生 摄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作品出新出彩。大型交响音乐会《山海的交响》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畲族歌舞《畲族婚典》献演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国内首部畲族舞剧《山哈魂》夺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银奖、原创音乐剧《畲嫂》获得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民族歌剧《鸾峰桥》夺得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金奖)”榜首,这些都传递着闽东文化自信的力量……



文化赋能  推动乡村振兴



  “走,去穆阳看灯光秀!”国庆期间,福安市穆阳镇水幕灯光秀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灯光秀水幕上,千年流淌的穆阳溪、葛兰坂万亩桃花开、油纸伞下的石马兜等风景被轮番投射,配合动感的音乐和绚丽的灯光,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


穆阳看灯光秀


  结合“古村镇、古民居、古文化、古建筑”,各地纷纷推出乡村旅游路线,持续放大金牌旅游村建设效果。屏南县白水洋景区举办系列水上趣味活动,万名游客参与其中;柘荣县鸳鸯草场景区推出打卡“红色长城”“我在鸳鸯草场为祖国庆生”等活动;1日至7日,霞浦县共接待游客41.94万人次,旅游收入逾3亿元……


  宁德依山傍海,山川海岛资源众多。近十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市的工作部署,精心打造乡村旅游节点,突出点上出彩、线上成链,推动由点到线、连线扩面,实现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和全国知名的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同时,以金牌旅游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做热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标杆品牌,力争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的“宁德样板”。


龙潭村


  走进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沿石子铺就的巷道前行,只见一座座由古民居“蜕变”而成的书屋、咖啡馆、小酒吧、民宿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体验“慢生活”。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一个偏远、落后、贫困的空壳村。


  龙潭之变,得益于文化赋能。


  文创团队入驻后,一方面修复古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座座破败老宅化身文艺范十足的“城市产物”;另一方面复兴文化,村小学成功复办,村庄重现生机。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更有来自北京、上海、厦门、香港等地的外来“新村民”租赁老宅,修复、改造、安家,他乡成故乡。


龙潭村


  我市坚持创新文化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在保护和提升乡村文化内涵的同时,带动新兴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村民村财双增收,找到一条适宜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道路。目前,已形成以福安“数字+文创”、福鼎“白茶+文旅”、霞浦“摄影+民宿”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添底蕴,活动聚人气。我市还结合民族文化、民俗、特色物产等资源,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品牌。目前,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文化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四季屏南·乡村有约”屏南乡村文化旅游创意文化节、北墘黄酒文化节,福安桃花节,福鼎市开茶节、牛歇节、瑞云畲歌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初步形成。



以文化人  培育文明新风



  秋日闽东,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处可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让人为之振奋——


  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出海归来的渔民换上戏装,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


  寿宁县下党乡“难忘下党”主题展内,原乡党委副书记刘明华当起志愿者,向游客讲述脱贫致富的“下党故事”……



  近年来,我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市共建成县级文明实践中心9个、实践所127个、实践站2233个,基本形成文明实践全域覆盖,一个个有特色、有温度、有质感的文明实践场景温暖人心,文明之花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渐入佳境,是我市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德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贯穿创城全过程,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山海交响·闽东逐梦”宁德这十年全国主题摄影展。叶先设 摄


  天空湛蓝纯净、街巷干净整洁、车辆来往有序、人人文明礼让,如今的宁德,秀丽柔美,生机勃发。


  2020年11月20日,宁德正式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首创首成,全市上下欢欣鼓舞,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背后离不开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


  强化价值引领,打造首善之城。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推树评选等活动,通过实施“善行义举”推荐立榜、道德典型“一带一塑”等模式,涌现出时代楷模杨春、孙丽美,全国道德模范陈祥榕等一批先进人物,“平民英雄”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成为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灯塔。

画出家乡美 缪建平 摄


  练好“绣花功夫”,打造善治之城。以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推动文明城市长效化、规范化,综合治理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道路修复、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农村环境秩序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市容秩序管控力度不断加强,城市“牛皮癣”、违规户外广告、行道“拦路虎”、共享单车乱停放等“沉疴顽疾”得到有效整治。


  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共享之城。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项目930多个、新增绿盈乡村219个、完成农村裸房整治2万多栋;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我们的节日”、“一镇一孝廉”等主题活动蓬勃开展,文明村镇占比分别达67.4%、94.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为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培根铸魂。



“乡村美了,人气旺了, 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


  “乡村美了,人气旺了,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谈及我市乡村变化,市文旅局副局长雷雯感触颇深。

  200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雷雯选择到基层工作。“当时对宁德大部分农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本地村民为了求发展举家外迁,许多村子一度成为‘空壳村’。”雷雯说,对比现在,宁德乡村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如今,走进闽东乡村,一座座崭新民居整齐有序、一条条旅游公路穿村而过、一个个产业基地风生水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颜值”不断提升,闽东山乡旧貌换新颜。

  “眼下,随着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看山看水’这样简单的乡村旅游观光模式已不能满足市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乡村旅游消费逐渐向深度体验游转变,也催生了许多新业态。”雷雯告诉记者,许多乡村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模式,涌现出福安“数字+文创”、福鼎“白茶+文旅”、霞浦“摄影+民宿”等新业态,越来越多旅游村不断涌现,越来越多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绿水青山促发展,满目新景入画来。我市依山傍海,山川海岛资源众多,既有清新绿色的山水生态资源,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资源,既可体验红色、畲族、廊桥、海洋等多彩文化,又可体验赶海捕鱼、山林采摘等农耕生活。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市的工作部署,重点文旅项目扎实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文旅融合持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不断升级,乡村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2021年,宁德市累计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531.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5%,占全市国内旅游人数33.4%。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六沿’思路布局文旅产品,推出一批区域旅游IP、产品IP,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建设百个金牌旅游村,创建一批A级旅游景区和渔旅融合示范项目,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雷雯表示。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  赵巧红

编辑:蓝青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蓝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