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实施“十百千万”工程 筑牢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2023-01-31 09:10 来源:闽东日报

近日,市文旅局公布了2022年宁德市乡村文化振兴“十百千万”工程评审结果。通过三年培育,全市成功创建了10条文化带,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120个(其中优秀示范村27个)、乡村文化队伍1235支、乡村文化骨干10399名,筑牢乡村振兴文化基础。

2020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十百千万”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更加精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等特色文化传承弘扬富有成效,乡村文明水平显著提升,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据统计,2022年,宁德市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493.83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79.18亿元。

柘荣县富溪镇曾是福温古道上的繁华小镇,随时代变迁逐渐萧条,该镇围绕“文化铸魂、古村新生”发展思路,修缮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广顺福”商号旧址等,广泛征集民间文物,建立秤砣和筷子笼展示馆,建设诚信文化苑,初步重现了古镇商贸街市。通过开展富溪镇小吃节,茶道、香道传统文化传习,党员教育精品课程等活动,培育古商贸文化小镇等品牌,形成福温古道文化带,辐射富溪、黄柏、靴岭尾等区域。

这是我市促进串点连线,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形成文化带的典型案例。我市通过整合提升和辐射带动,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培育10条乡村振兴文化带,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乡村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良性发展、村集体和农民有效增收的区域。

发挥资源优势,特色亮点鲜明。我市紧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培育了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文旅融合、群众文化队伍活跃且对周边区域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示范村,且每个村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和文化符号。

屏南北墘村通过“黄酒文化+”多业态组合酿造北墘文化振兴的“醉美味道”;古田金翼村深挖金翼文化,走农文旅相结合的差异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子,使古村焕发生机;霞浦长沙村探索“党建+人才+文创”发展模式,大兴文化产业,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大大改善长沙村的精神面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充实。近年来,我市吸收一批富有乡村情怀、热心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学有专长的驻创艺术家、专家学者、网红达人进入乡村文化队伍,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给予他们充分施展空间,为乡村带来新鲜的血液。

同时,为激发群众活力,丰富文化生活,我市以群众为主体,培育歌曲、舞蹈、摄影、书画、曲艺、非遗、体育、传统技艺等多种类别的文化队伍和文化骨干,广泛活跃于民间,激发带动民间艺术资源,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唱主角”,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传承乡村文化,留住记忆乡愁。在“十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市还通过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探索利用传统建筑作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展示、非遗传习等场所,让“乡村文物”活起来;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研发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非遗文创产品,让“非遗技艺”用起来;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对乡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基因进行阐释、活化利用,提出新见解、新表达,形成新故事、新语境,促进“文化故事”讲起来。

乡村文化振兴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局将深刻把握文化自信自强的内涵要义,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加强创新提升,以更丰富的公共服务供给、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效能,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