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新华网客户端 | 以物为证回望巨变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歌剧《鸾峰桥》在京展演

2023-03-02 17:52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春的寿宁县下党乡,清溪潺潺,翠林如海。修竹溪上的鸾峰桥里,慕名前来考察、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古朴的鸾峰桥,是全国单拱跨度最长的贯木拱廊桥。从岁月深处走来,这里铭记着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

1989年7月19日,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谋划发展路子、解决发展难题。此后,他又两进下党,为山乡人民带去脱贫希望、发展甘露。山坳乡村,翻开了历史新篇。

这里,也见证着一段翻天覆地的幸福变迁。

曾经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的“五无乡”,而今摆脱贫困,成为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点。

近期,以鸾峰桥为核心场景的歌剧《鸾峰桥》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并于2月28至3月1日进京展演。该歌剧是对“三进下党”为民情怀的重温,是对“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的传承,也是闽东人民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闽东精神、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生动演绎。

主题鲜明 立意深刻

歌剧《鸾峰桥》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宁德地委主要领导一行深入下党乡实地调研指导为背景,讲述了下党乡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奋力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

下党乡位于宁德市寿宁县西部的大山深处,这里曾是“五无”贫困乡,全乡贫困率在70%以上,是福建最贫困的地方之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留下了“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下党印象,后因地制宜制定了脱贫方针,开启了下党乡脱贫的起点。

上世纪90年代,乡里通了公路,建了水电站,下党乡亲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村民靠种香菇、外出打工逐步走出赤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下党乡更是依托绿水青山和红色资源,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依靠互联网推广定制茶园,发展品牌“下乡的味道”,修缮古村落发展“民宿+农家乐”经济,多措并举走上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党乡乡亲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其实也是闽东人民脱贫攻坚实现华丽蜕变的生动缩影。三十多年来,闽东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砥砺奋进奔小康;闽东党员干部弘扬 “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用好“三进下党”这本淬炼干部成长的生动教科书,到一线经风雨、壮筋骨、解难题、增才干,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如今,“弱鸟先飞 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已浸透到每一位闽东儿女的骨子里,他们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书写在宁川大地上;“三进下党”的为民情怀、“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同样不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深入一线、沉到基层、干出事业,全面推动宁德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用心创排 深情演绎

好的作品离不开优秀团队的创作。歌剧《鸾峰桥》由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组织策划,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联袂福建省歌舞剧院、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闽江学院、总导演陈蔚领衔的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共同创排,以艺术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等深刻主题。

体裁选择上,《鸾峰桥》选择了以多声部音乐为底本的戏剧表演形式,其艺术假定性和戏剧张力对于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塑造典型人物都有着天然的优势。歌剧中的音乐和唱段将题材故事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演绎得淋漓极致,以戏剧震撼人,以音乐感动人,寓情于唱段,寓理于剧情,给予观众史诗感和沉浸感的体验。

人物塑造上,该剧采用“双男主、双女主”的经典歌剧人物设置,并配以个性特色鲜明的副线人物。但与一般歌剧不同的是,这部剧还有一位潜藏的男主角——地委书记,这是该剧在艺术手法上的突出特色之一。整个剧作围绕这个不出现在舞台上的男主角进行侧面描写,并为其专门创作音乐主题。

为了使这一艺术特色能够得到完满的呈现,该剧在整体的戏剧构思和文学表达上主要采用“比”“兴”手法,引入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意象,深入挖掘“兴”的艺术表现内涵,通过营造“无我之境”的艺术氛围和戏剧场面,最终完成“我”,即全剧核心人物的塑造。

叙事视角上,该剧紧紧围绕下党当地的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展开,通过深入、细致地刻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受贫困之苦的下党人在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上的变化,反映地方党委政府与当地民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凸显中国共产党在脱贫工作中的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

全剧的创作秉持现实主义的基本理念,尊重史实、以人为本,通过艺术的手段和戏剧的表现手法开掘现实题材背后的深厚时代主题。

鸾峰桥上听风雨,见证三十年旧貌换新颜,《鸾峰桥》里看巨变,唱响摆脱贫困的时代赞歌。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