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封面宁德 | 综述:全国党刊之眼

2023-06-19 14:44 来源:闽东日报

6月13日至16日,“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在我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党刊记者、编辑进企业、走村庄、看展馆、听民声,展示了宁德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讲述“宁德故事”,传播“闽东之光”。

短短4天采访行程,几乎覆盖全市,大家从时空变迁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闽东人民的深厚感情。

“宁德智造”竖起全球产业地标

感受“宁德智造”的全球魅力,是本次主题采访的重头戏。近年来,宁德打造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正加快建设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

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宁德时代。

南方杂志社副总编辑练学华表示:“宁德时代引领新能源汽车的潮流,我们会把先进的经验学回去,在广东进行广泛宣传,推动广东的高质量发展。”

《前线》杂志社融媒体编辑部姜强说:“全球每销售3辆电动汽车,就有1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这是让我最为震撼之处。今天近距离感受了宁德时代坚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青拓集团有限公司展厅玻璃柜里,各式各样的“高精尖特”不锈钢产品展示了近年来公司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社长、总编辑王勇伟表示,青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青拓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显著。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山西也有同类型的企业,他觉得,不论国企、民企,有竞争有合作,才能更好发展。

南方杂志李育蒙说,踏进青拓园区,就能切身体会千亿园区的魅力。“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青拓集团乘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向着打造世界第一的不锈钢企业目标阔步前行,并向世界讲好宁德发展故事、福建发展故事、中国发展故事。”

三祥新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宁德首家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

“三祥新材生产的锆镁新材料产品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寿宁县为其他山区县探索产业振兴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板。”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党建编辑室编辑王宇萌说。

“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竟出自宁德这只‘弱鸟’身上。”当代广西网在报道《“闽东崛起”背后的产业发展密码》中这样写道。

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宁德始终传承和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是本次采访活动的第一站。主题展览集中展现三十多年来全市上下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

参观展览后,《当代广西》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张国成表示,参观了“摆脱贫困”主题展览感到很震撼,也很受启发。“我是广西来的,广西有很多地方与福建相同,经过脱贫攻坚,我们都摆脱了贫困,但是宁德走在前面,创造了很多经验,我们很多地方需要向宁德学习。”张国成说。

四天行程,广袤的农村大地是主线。采访团来到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福安市下岐村。

“连家船民上岸造福工程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确实造福了一方百姓,为船民真正解决了发展难题,这让我深受感动。”《党的生活》杂志社办公室副主任陈斯培说。

采访团来到寿宁县下党乡。焕然一新的山乡风光引得采访团成员频频驻足拍照。

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新媒体室主任段利军表示,多年来,闽东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挖掘产业优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做法,非常值得进一步学习。

在难忘下党主题展厅,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总编辑王玉斌说:“在下党,我深切感受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我们作为党的声音传播者,要推荐好下党发展的好经验。如今的下党,环境好、气氛好、势头好,我们相信,下党的未来会更好。”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行走在古色古香的长安新街,采访团一行边走边看,不时用手中的镜头定格记录。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通讯杂志社记者魏喆铭十分感动地说,这次采访调研来到赤溪村,收获很大。三十多年来,赤溪村党员干部群众感恩奋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全体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让他深受感动。

内蒙古党委实践杂志社、“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副编审胡丽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走进赤溪村,看着家家洋楼、户户小康,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贫困村,村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采访团来到霞浦县委党校参观“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主题展,通过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件件实物,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深厚为民情怀。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记者、编辑刘林翔表示,作为来自湖南党刊的记者,一方面要将“四下基层”制度和做法学习好、宣传好,让这一源自宁德的重要制度成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要传承好、发扬好“四下基层”精神,始终保持人民情怀,将采访报道的“根”扎在人民中间,将笔端镜头对准朴实感人的普通百姓,推出更多有温情、润人心的好报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精彩华章。

“这里是天然氧吧!”夏日清晨,微凉山风中裹挟草木的气息,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采访团在林间小道上边走、边看、边拍,详细了解当地在“炭”索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中所做的努力。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周宁全县林地面积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96%。过去,受困于森林资源转化率低,当地群众无法充分享受资源带来的福利。逐“绿”前行,点“绿”成金。30多年来,周宁县秉承“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滴水穿石、砥砺前行,全力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篇章,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的好路子。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融媒体发展部编辑姜强表示,“林、茶、果、牧、养、游”这是后洋村结合实际走出的发展新路,相信未来,后洋村会更美、更绿。

穿过一片含苞待放的荷花池,采访团一行来到鲤鱼溪。五彩斑斓、悠然自得的鲤鱼与“人鱼同乐”的人文相得益彰,让采访团成员《实践杂志社》副编审胡丽莉深深着迷,她说,周宁立足山水资源,深挖人文底蕴,把生态建设融入全域旅游中,因地制宜打造的“鲤鱼”文旅线路,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周宁县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以青山绿水赋能,精心打造“鲤乡福境·云端周宁”全域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量376.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8亿元。“在周宁,我从当地群众身上看到了幸福感。在日新月异的乡村新貌中看到了当地政府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筚路蓝缕,不断开拓创新的韧性,展现了无穷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我相信,宁德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辽宁共产党员杂志社首席编辑常馨宇表示。

“古田为何享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小小菌菇如何培育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带着种种好奇,当天下午,采访团走进古田县大桥镇大桥村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闻着生产车间传出的阵阵菌香,看着菇棚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再品尝一碗营养满满的草本银耳羹,采访团成员心中的疑问也渐渐有了答案。

“经过下午的参观,我切身体会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振兴、融入食用菌产业所带来的强劲动能和活力。传统的食用菌种植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全凭人的经验指导生产,存在许多弊端,古田人敢于做第一批‘吃螃蟹’的新农人,借助科技力量,让食用菌产业走向更安全、绿色、智能、高效,这不仅催生了璀璨的食用菌美食文化,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古田经验。”常馨予说。

古田县“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馆”位于翠屏湖畔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坂中村,该主题展于2020年9月被授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四下基层”现场教学点,建成以来,共接待省委党校处级、厅级班次现场教学16批次,接待省市县部门党日活动1800余人次。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政治编辑室主任徐朗在参观完主题展后有感而发:“在当下我们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间点,我们到这里参观学习,对我们强化思想认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并做好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活动的最后一站,采访团来到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古田翠屏湖。雨中的翠屏湖,烟波浩渺的美景为此次采访活动增添了些许诗意。“宁德人民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统村落的保护,真正实现了生态、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大美闽东值得我们不断‘回味’。”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采编二部副主任范吴瑕说。

讲好福地福茶的传奇故事

采访团来到绿雪芽白茶庄园,这里位于福鼎市太姥山镇方家山村,海拔450米至700米。以茶为媒,采访团在馥郁茶香中了解福鼎白茶产业发展。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社常馨予在参观中表示,福鼎白茶饱含着福鼎茶人世世代代的智慧与坚守,在方寸的茶杯中品尝人与天、地、大自然之间的自然融合。

在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刚好遇上制茶旺季,整个村庄弥漫在“坦洋工夫”特有的“地瓜香”中,沁人心脾。

一茗茶香惠万家。坦洋村的精彩蝶变给第一次来宁德的湖北省委政策杂志社通联员朱全超留下深刻印象。

在古色古香的坦洋茶场,采访团对“坦洋工夫红茶”赞不绝口。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采编二部副主任范吴瑕表示,“坦洋工夫红茶”历史悠久、工艺精良、品味独特,回到家乡后,她要把“坦洋工夫红茶”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新闻战线》杂志社副总编冷梅表示,从近两年福安茶业亮眼的产值数据可以看出,福安市在统筹谋划茶产业,扎实推进顶层设计、品牌推广、产品创新等方面下足了“真功夫”、练就了“真本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共陕西省委当代陕西杂志社办公室副主任田智会说:“我们看到宁德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产业,踏踏实实真抓实干一步一步奋斗出来,这是‘闽东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陕西媒体人,我们有义务把这种精神带回陕西,让‘闽东精神’传遍三秦大地。”

《南方》杂志在特稿《重要理念、重大实践何以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这样写道:“我们应该从宁德的实践中有所启发,要始终把心贴近人民,要强基固本筑牢基层党建,更要学习传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闽东人民为了幸福生活‘久久为功’的探索奋斗,必将把更辉煌的历史写在未来。”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拍一路记,大家纷纷表示,“闽东精神”不仅对宁德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普遍意义,要把这个难能可贵的精神带回去、传开来,让“闽东精神”续写更多精彩。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图片:‍张文奎 吴圣锦 郑镇 刘霄鹏 朱灵塬 王志凌 柳明格 陈清华 黄春辉等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