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 | “大黄鱼”游出来的致富路
海面宽阔,海风阵阵,千口鱼排整齐排列。一袋鱼食撒下,一条条大黄鱼跃出水面,争相进食。6月18日,《工人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团来到福建蕉城三都澳白基湾海域鱼排。
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曾居我国海洋“四大渔业”之首。上世纪70年代前,平均年捕捞量约12万吨,但因过度捕捞越冬群体,致使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后来经过各界30多年的努力,现已把大黄鱼研发成我国最大养殖规模海水鱼和8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
“宁德三都澳地理位置优越,海水水质好,适宜大黄鱼生长。养鱼网箱通过升级改造后,预计今年养殖量达8000多吨。”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说。
据了解,宁德作为我国大黄鱼人工养殖的发源地,全市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046公里,渔业资源丰富,海上渔业养殖是宁德海上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22年宁德市大黄鱼产量达18.9万吨,产值88.75亿元,现已经形成苗种繁育、人工养殖、加工销售、渔药饲料、渔机网具、仓储物流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开始进行升级改造,把原先的传统的木质鱼排改成为新的塑胶小网箱和深水大网箱。另外进行清海,清理海上的泡沫浮球。”宁德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直属二大队大队长阮璟介绍道。
通过环境整治,原来遍布海面的白泡沫早已难觅踪迹,大黄鱼的成活率上升,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原来的大黄鱼大概30公分长,海洋环境整治后,现在的大黄鱼起码都长到60公分。”尤维德说。
一业带百业。如今,养殖业的蒸蒸日上带来了附近的老百姓收入的增长,从原来的吃不上饭到住上五层的小楼,“大黄鱼”为宁德人民游出来一条致富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