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作实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
从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了近17年半。此间,他在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宁德、福州和福建省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探索新经验,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或阶段。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值得学术理论界给予更多关注。
其一,要更加关注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这段时间内从萌生孕育到定型成熟的发展过程。比如,习近平同志对每一个地方的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视是一贯的,而且都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河北正定县主持制定的县域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不能把污染工业招商引入当地。在厦门和福州工作时,他主持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即“3820”战略工程)。从前后相距十年左右福建两个最重要城市的远景规划中,可以清晰看出习近平同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对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的深刻理解。再比如,他在宁德和福州对于生态脱贫和发展农林生态经济的思考,与在正定工作时有一定关联性,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他在担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长期间,推动或促成了莆田木兰溪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省规划等生动实践,这些实践有力促进了他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成长定型。
其二,要更加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概念、命题和论断在福建工作时期的孕育发展和先行实践。过去几年来,学术理论界已经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在福建的源起与演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梳理。今天,习近平同志1997年4月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提出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为“两山”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他在宁德和福州工作期间就已多次作过类似表述。比如,他在1989年撰写的《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文中,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性内容的森林“四库”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等理念或论断,都可以在福建找到它们的渊源或表述。比如,他1998年1月视察南平邵武市龙斗村时,提出了意涵丰富的“龙斗六条”,其中就提到“人和自然要和谐共生”。
其三,要更加关注习近平同志关于不同议题政策论述的整体性贯通性互构性,尤其是他的生态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运用。从厦门、宁德、福州到省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贯穿习近平同志工作实践与理论思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他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策实践与理论思考的则是他的生态世界观方法论。在这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扶贫脱困与发展绿色经济之间、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之间,这些看似矛盾的双方或多个方面,可以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比如,在宁德,他明确要求“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与此同时,他同样重视并现实推进了造林绿化和生态经济。
伟大思想来自时代需要和社会实践。正是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实践,再加上习近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运用,共同促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萌生孕育与不断形成发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郇庆治)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