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支部生活微平台 | 谐奏致富曲 同走振兴路
6月14日,“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访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绿雪芽白茶庄园、乡村振兴样板村——福鼎柏洋村、霞浦东壁村,探索当地百姓用好资源,建设乡村振兴幸福家园的路径;前往参访福鼎柏洋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展、霞浦东山村幸福之路主题展、“把心贴近人民·四下基层发源地”主题展,切身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四下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学习领悟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福鼎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一篇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群众贫困状况的读者来信,该报为之配发《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从而引发全国脱贫攻坚行动,赤溪村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调研采访。
“‘中国扶贫第一村’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把赤溪建设成‘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磻溪镇党委和赤溪村党总支相关负责人一致表示。
从“输血”扶贫到“换血”求变,再到“造血”寻富,赤溪村在30多年里完成了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致富小康路。全村茶园面积2100亩,村内共有茶叶加工厂6家、“农家乐”餐厅13家、土特产小超市9家、民宿19家共330个床位。2022年,赤溪村集体收入近2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5元。
绿雪芽白茶庄园: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福鼎是“世界白茶发源地”“世界白茶文化产业科技中心”,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含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稳健运营,发放溯源码超400万枚,茶青成交额28亿元;2022年全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8.91亿元。
参观绿雪芽白茶庄园茶亭学社。
位于福鼎太姥山镇的绿雪芽白茶庄园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9600多户农户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茶园2.38万亩,并率先在太姥山建立1500亩有机茶基地。茶庄园以白茶为主题,集种植加工、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会展商务、教育科研及景观为一体,拓展现代茶业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产品功能和观光休闲功能,打造全新茶文化旅游区、白茶文化产业园区。
福鼎柏洋村:“圆千万村财梦”
曾几何时,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所辖的25个自然村分布于交通闭塞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而今,柏洋村干部充分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抓住发展机遇,脚踏实地,一步步奋斗,使柏洋村转变为闽东首个村财破千万的明星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
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在硖门畲族乡柏洋村采访调研。
一个山村何以拥有千万元村财,采访团全媒体记者编辑不禁感到好奇,大家走进柏洋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展,聆听“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的共同富裕故事。硖门畲族乡党委书记杨世凌介绍道:“我们乡里主要是通过大村带小村,大大手牵小手,将几个村联合起来,共同投入一个村建设一个大的项目,然后通过这个收入来统筹分配,增加村财收入。”
经过多年发展,柏洋村已形成以核电服务和工业发展为核心,果蔬白茶种植为基础,休闲农旅为特色的“两区两园”产业布局。2022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6.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39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37450元,“明星村”的美誉实至名归。
霞浦东山村:
旧村焕新颜,搬迁奔小康
东山村位于霞浦县东部的福宁湾北岸,地处三沙镇西大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山村的胡家山、罗五、白岩里三个自然村与二坑、三坪两个建制村的畲族群众分散居住在偏僻深山的茅草房内,生活环境艰苦,生存条件恶劣。
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在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采访调研。
1997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东山等村调研,提出“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房改造问题”。短短几年,东山村三个自然村及二坑、三坪两个建制村,先后整村集中搬迁至东山主村,形成了今天的东山中心村。
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编辑来到“东山村幸福之路主题展”,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东山村集中搬迁奔小康的故事。20多年来,霞浦群众牢记嘱托,通过党建引领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经济,走好具有东山特色的乡村振兴幸福之路。
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村貌。
干净整洁的村道,极具畲族风情的墙画,鳞次栉比的房屋…..如今,东山村已经旧貌焕新颜,以“建设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经济为一体的红色新畲村”为发展定位,勾勒更美好的时代画卷。
三沙东壁村:
光影之间,振兴乡村
位于霞浦县三沙镇中南部的东壁村,背山面海,是三沙光影公园西片核心区。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摄影+民宿”产业,并结合紫菜产业和内海捕捞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霞浦县摄影协会主席、霞浦县民宿行业协会会长郑德雄向记者展示作品。
“霞浦摄影和民宿的发展一开始依靠的是乡贤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霞浦县摄影协会主席、霞浦县民宿行业协会会长郑德雄是国家一级摄影师,近年专注滩涂摄影。他表示,霞浦摄影最初是由民间自发推动,从几个人的兴趣爱好创作发展到吸引全世界的关注目光,民宿产业也因此兴旺。
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
为新业态更加持久稳定发展,霞浦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旅游服务体系,并连续多年举办国际摄影大赛,以“摄影+民宿”为特色抓手,扩大霞浦文旅的国际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乡村民宿(客栈)400多家,日接待游客能力7000多人,直接带动群众就业4000多人,民宿产业发展成为东壁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霞浦县委党校:“把心贴近人民”
霞浦是“四下基层”的发源地。1988年12月20日和1990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带领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设在霞浦县委党校校园中的接访点,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活动,接待来访群众。
资料图片,当年《霞浦报》关于“公仆日·连心日”介绍。
“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如是说。
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在霞浦县委党校“四下基层教育基地”采访调研。
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编辑来到霞浦县委党校,在“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主题馆进行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霞浦县委党校两次接访群众活动所蕴含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
来源: 福建支部生活微平台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