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杂志 | 福鼎赤溪村:滴水穿石换新颜
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主题采访活动报道之二
2023年6月14日上午,《党的生活》全媒体记者跟随“‘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探寻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发展历程。
赤溪村:滴水穿石换新颜
2016年2月19日,赤溪村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在人民日报社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网演播室,与赤溪村村民进行了视频连线。“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而在与演播室数千里之隔的赤溪村主干道上,十多米宽的街道两旁矗立着白墙黛瓦的三层畲族风情民居,茶叶店、特产店、小酒楼鳞次栉比。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清澈的九鲤溪穿村而过……
赤溪村新貌 易赛键/摄
任谁也想不到,30多年前,赤溪村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村民过着住不挡雨、食不果腹的生活,纷纷背井离乡。
彼时,地处大山深处的畲族行政村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4个“五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电视信号、不通讯)的偏远自然村。村民们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
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则更为艰难,村民们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米、配的是野菜盐汤,婆媳同穿一条裤。有首歌谣道尽了当时的贫困状况:“长天下山溪,日头照半边;种薯山猪吃,种豆无粮收;终年砍毛竹,不足换油盐;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
赤溪村一景 王宇萌/摄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时任福鼎县委报道组组长王绍据关于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文章《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并配发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赤溪村成为改革开放后引起全国关注的第一个贫困村。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扶贫工作序幕,赤溪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以深入调研起步,提出“弱鸟先飞”理念、“滴水穿石”精神,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畲族发展意义重大,主张“先有钱、先办电”,大力推动福鼎桑园电站建设。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1991年桑园电站获批立项动工建设。1993年,因建电站,赤溪村有了第一条通往镇里的公路,告别了“深山孤岛”的历史。
因电站建设和公路通车,1994年下山溪自然村得以启动移民搬迁工程,挪了穷窝,拔了穷根。
赤溪村党群活动中心 易赛键/摄
搬到新环境后,赤溪村“两委”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入手,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发展理念,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开始发展茶竹林、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拉开了,赤溪村也迎来了“造血”式扶贫新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赤溪村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以“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建起名优果蔬、珍稀苗木等现代农业基地;引进多家旅游公司,建设旅游项目,修通了太姥山景区至赤溪村的新旅游公路,打开旅游发展的大门……
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赤溪村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实现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存、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
原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正在介绍情况 王宇萌/摄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30多年来赤溪村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引领干部群众逐步破除“穷自在”“等靠要”等落后思想,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实现了由深山穷村到美丽畲寨的幸福嬗变。
来源: 党的生活杂志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