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长征 | 走进“中国扶贫第一村”
走进“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黛瓦白墙和绿水青山交相掩映,一派“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闽东畲族特色村寨风貌。看着赤溪村家家洋楼,户户小康,谁能想象得出这里在改革开放初期竟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4个“五不通”的偏远畲族自然村。
赤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西南麓,辖1个中心村2个自然村,现有418户1886人,其中畲族村民806人。该村地域面积11.1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30多年前,赤溪村极度贫困。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反映赤溪村贫困状况的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国家出台专门文件,推动扶贫开发,并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扶贫工作序幕。历经30多年的艰苦奋斗,赤溪村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村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在线交流并寄语祝福。
一封“来信”,打响扶贫“第一枪”
让我们将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地处大山深处的赤溪村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是闽东地区的一只"弱鸟"。而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则更为艰难,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米、配的是野菜盐汤,婆媳同穿一条裤。那时,一首歌谣道尽了赤溪村的贫困状况:长天下山溪,日头照半边;种薯山猪吃,种豆无粮收;终年砍毛竹,不足换油盐;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
1984年5月的一天,时任宁德市福鼎县委报道组长的王绍据走访下山溪后,连夜写了一封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的信,寄给《人民日报》。
同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将这封信刊登在头版位置,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赤溪村成为改革开放后引起全国关注的第一个贫困村。
时至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全国扶贫开发的序幕。默默无闻的赤溪村成了“中国扶贫第一村”,之后的三十年里,这里经历了“输血”“换血”“造血”三个阶段,最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成功摘掉了穷帽子,并进一步升级为享誉全国的网红村。
十年“输血”,摆脱贫困初尝试
《人民日报》文章刊发后,福建省委和福鼎县委迅速反应,由县领导带领工作队进山“把脉”,先是开出了免交征购粮、免收加价粮、赠送生产资料等“药方”。全国各地读者也纷纷把自己省下的粮票、油票、布票寄到赤溪村,支援这里的建设。
至此,“输血”开始了——村民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地的爱心树苗、雏鸡、种兔和羊羔。然而,由于缺乏技术,精心饲养的羊羔不到一年损失殆尽;由于山地太薄,树难扎根,年年栽种年年死。村民没有赚到钱,10年“输血”并未改变赤溪村贫穷的面貌。20世纪80年代末,下山溪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整个赤溪村贫困率达90%以上。当时,地处闽东的宁德尚属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习近平同志从担任宁德地委书记起,就与闽东畲族群众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他带领宁德地委、行署班子进行了深入调研、反复论证。1989年3月,宁德地委、行署出台了《宁德地区今明两年脱贫致富工作的意见》,倾力推动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攻坚。
十年“换血”,易地搬迁挪穷窝
对于赤溪村的百姓而言,“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当时,赤溪村的14个自然村散落在太姥山西麓9平方公里的大山褶皱里。九鲤溪和下山溪夹村环绕,出村唯一的路就是盘踞山间的羊肠小道,人货皆难进出。
赤溪村旧貌
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多次强调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畲族发展意义重大。在他的推动下,1991年桑园电站获批立项动工建设。1993年,因建电站,赤溪村有了第一条通往镇里的泥结石路,告别了"深山孤岛"的历史。
然而,以赤溪村所处的地理环境,要想通过修路连接所有自然村实属困难。面对这一困境,磻溪镇党委书记和赤溪村党支部书记一拍即合——搬到山下。
没想到,整村搬迁安置的想法遭到了下山溪村部分老人们的反对——他们担心与山下的汉族群众合不来,更担心下山后失去土地。
最终打动村民的,还是实打实的政策与心贴心的诚意。政府对搬迁的村民承诺,包括盖房用的砂石、水泥、空心砖等建筑材料,钱全部由赤溪村“两委”和镇里在上级帮助下筹集,孩子们一并转入赤溪小学,就连老人们心心念念的坟地,镇里村里都考虑到了。
1994年8月,下山溪自然村在福建省率先实施了整村搬迁,1995年4月迁至赤溪中心村所在地的长安新街。下山溪搬下山的十年间,分散居住各山头的11个自然村陆续搬迁到中心村,中心村规模从原先的300多人增加到1500多人。水、电、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这些畲族村民彻底告别以往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与汉族群众也相处得很好。
十年“造血”,精准扶贫摘贫帽
"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要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赤溪村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入手,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发展理念,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开始发展茶竹林、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赤溪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以"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建起名果蔬、珍稀苗木等现代农业基地;引进多家旅游公司,建设旅游项目修通了太姥山景区至赤溪村的新旅游公路;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让赤溪村开始化蛹成蝶。
赤溪村新颜 《求是》杂志 易赛键/摄
为了用好赤溪村的旅游资源,福鼎市投入了近4亿元修建了多条公路,进一步拓展赤溪“新村建设、旅游发展、农民增收”的致富小康路。自2004年起,赤溪村引进了旅游企业,挖掘了畲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2005年,赤溪村的旅游开发开始进入快车道,为了打造闽浙边界独具特色的旅游区,赤溪村利用丰富的山林和淡水资源,以“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使乡村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相互融合,大幅提高村民收入。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简报》第6期上对赤溪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6年,赤溪村成立了赤溪旅投公司,策划实施旅游集散中心、下山溪溪谷度假区等6个项目,当年便通过旅游实现户均收入6万元。“旅游+产业”的“造血式”扶贫给赤溪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帮助村民们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视频连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通过网络媒体与中国一个基层村庄的乡亲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鼓舞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士气。赤溪村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2017年底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感恩奋进新征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鼓舞下,赤溪村在乡村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的道路上渐入佳境。如今的赤溪已建成三条共58.6公里通村公路,实现了“太姥山—赤溪—杨家溪”三地旅游线路对接互通;推出了“哈哥”“哈妹”2个畲族人物IP以及一系列衍生品;打造了竹筏漂流、白茶产业、溪鱼文旅、青草康养和溪境民宿五大支柱产业……2022年,赤溪村经济收入达6591万元,村集体收入25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5万元,正朝着打造闽东特色乡村振兴"样板村"阔步前行。
来源: 吉林新长征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