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 重要理念、重大实践何以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6月13日-15日,《南方》杂志记者跟随“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团”继续深入宁德市调研采访。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福安市下岐村、坦洋村,福鼎市赤溪村、柏洋村,霞浦县东壁村、东山村,寿宁县下党乡等地调研采访。
所到之处,感受到的是变化,目睹到的是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尤其让《南方》杂志记者感受颇深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很多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宁德,作为习近平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不仅留下了“九到寿宁、三进下党”等动人的故事,更留下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思想,留下了“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的脱贫方针。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开创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经过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
宁德,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诞生于此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都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宁德,俗称闽东,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面对“老少边岛贫”的区情,围绕摆脱贫困这条工作主线,号召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践行“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基本解决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结束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挤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结》一文中,对于连家船民曾经的生活给出了这样的描述。6月13日下午,《南方》杂志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福安市下岐村,去探访曾经的连家船民。
面朝大海,依山而立的楼房前,老人们悠闲地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渔民广场上,孩童们嬉戏玩耍,怡然自得。很难想象,这一派安居乐业的场景下的连家船民生活,曾经却是居无定所、老无所依、无学可上、有病难医。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关爱密不可分。
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挂钩联系福安,连家船民困窘的生活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船民上岸定居的工作思路也日渐清晰。
1997年,一篇反映闽东村民仍住在茅草屋里生存条件差的调研报告,深深触动了已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当年6月,习近平同志带队到闽东沿海进行专题调研。随后一份《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出炉,在这份报告里,不仅提出要解决“茅草屋”问题,也强调要解决好“连家船民”的问题。
连家船民上岸工程也在当年被列为福建省造福工程重中之重。1998年12月,“福建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市召开。正是在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下岐村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全村511户2310人连家船民全部搬迁上岸,真正告别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船民上岸后的生活如何,习近平同志也非常牵挂。1998年和2000年,习近平同志两次到下岐村入户调研,并指示:“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搬上来、住下来,还要让他们富起来,真正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如今的下岐村,“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这个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渔民上岸后的日子越过越富足。
东山村
“全面搬迁”,这样的扶贫理念同样在霞浦县东山村发挥了重要作用。走进东山村,“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房改造问题”,这句1997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东山村调研时所强调的话,格外醒目。1998年4月,情牵茅草房搬迁群众的习近平同志再次专程深入到东山村,强调“对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要采取集中搬迁的方式,帮助他们搬出来”。
在展示厅里,有一幅照片引起了《南方》杂志记者的关注。村民钟伏德站在曾经住过的茅草房和现在的新房前,两张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就得益于易地搬迁。
习近平同志在东山村调研期间,召开了茅草房改造现场办公会,指出易地搬迁才能彻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问题。宁德也在福建全省率先实施以“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为基本路子的搬迁扶贫工程。从此,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易地搬迁摆脱贫困工作,正式摆上福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新一轮造福工程工作在福建全省全面展开。
搬迁后的东山村,可谓旧貌换新颜,尤其是该村立足山海资源,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小额信贷、到户帮扶等各项措施,引导群众主动就业创业,切实改变山区搬迁群众增收途径单一的问题,推动群众多元化增收致富,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东山村也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茅草房贫困村”蝶变为“小康中心村”。
赤溪村
而在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南方》杂志记者看到村里游人如织,不少游客在拍照打卡。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视频连线。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通过网络媒体与中国一个基层村庄的乡亲们面对面交流。
说到赤溪村,就不得不提到一份来信。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反映当时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的贫困状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拉开了全国扶贫开发的序幕。
“中国扶贫第一村”也由此得名。
30多年来,赤溪村干部群众始终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实现脱贫致富。2021年,全村经济收入达659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5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36元。
从宁德摆脱贫困的实践来看,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扶贫扶志……很多做法,都成功地运用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正如《人民日报》2000年12月4日刊出通讯《告别千年海上潭》中,习近平同志在回忆起连家船民时所说,“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这件事非做好不可,要让所有的‘连家船民’都能跟上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地过上幸福生活。”
全省的小康,必须包括“连家船民”的小康。“连家船民”、东山村、赤溪村、柏洋村等村民的幸福生活也表明,在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庄严承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希冀终成现实。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也正是通过把赤溪村等一个个贫困村蝶变为小康村,我们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已经开启了成功的实践,闽东的河山锦绣成就出人民的生活幸福。“弱鸟可先飞,至贫可先富”,脱贫攻坚里的宁德实践,不仅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智慧力量,更让宁德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的窗口。
“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本次全国党刊采访团的主题。何谓“四下基层”,就是指“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四下基层”既是工作制度,也是工作方法,是1998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倡导和推动建立的。作为“传家宝”,“四下基层”在新时代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南方》杂志记者在宁德调研采访期间,有个很深的感受,“四下基层”在宁德市可谓蔚然成风。
1988年12月20日和1990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带领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设在霞浦县委党校校园中的接访点,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活动,接待来访群众,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难题。“四下基层”,可以说在当时既满足了群众期盼,也方便百姓。这样的创新探索,是始终把心贴近人民。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就是要做到“下基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进行过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九到寿宁、三进下党”,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习近平同志留下了“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深刻记忆,也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大力传承弘扬的好作风。
难忘下党主题馆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中,回忆起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跟随总书记的足迹,《南方》杂志记者和采访团一起,走进寿宁县下党乡,去感悟一位大国领袖的厚植于人民的情怀。
“下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感慨。曾经的下党乡,是个“五无乡”,是全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乡。如今的下党乡,映入记者眼前是天堑变通途,青山倒映在绿水里,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清晰可见,鸾峰桥上不少游客学员在拍照留念。
在难忘下党主题馆内,从寿宁县委党校老师的介绍中,可以描绘出习近平同志当时“三进下党”的场景。
“一进下党”,习近平同志曾用“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来形容。“清晨六点离城,约上午9点到上屏峰,步行15华里约11点到下党”,1989年7月19日,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他的工作日记里这样写道。一到下党,习近平顾不上休息,就马不停蹄召开现场办公会,并决定率先解决通乡公路、水电照明和办公场所这三大问题。
“二进下党”,是为察看灾情,部署灾后重建工作。1989年7月21日,下党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下屏峰村受灾严重。7月26日,习近平等冒雨艰难步行3公里,经过1个多小时才到达下屏峰村现场察看灾情,部署灾后重建工作,指导村民开展自救。
“三进下党”,是1996年8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三次来到下党乡。在听完下党乡汇报后,习近平要求有关部门“马上就办”。
这“三进下党”,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既是身入群众,更是心入群众,始终是值得弘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表现。这也为我们推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作风财富。
如今的下党乡,早已顺利实现了摆脱贫困,正感恩奋进共筑乡村振兴的“鸾峰桥”。尤其值得称赞的是,2021年7月6日,下党乡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分会场之一,以“精准扶贫为主题连线出镜,向全世界生动展示脱贫奔小康的丰硕成果。
三十多年来,“四下基层”走出宁德,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鸾峰桥
“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在福鼎市柏洋村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展中,记者注意到了这句话。柏洋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白茶等产业,从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成为闽东首个村财破千万元的明星村。
在采访中,《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柏洋村的变化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相关。柏洋村党支部探索出了农村基层党建“五心”工作法,提出要“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以“五心”创建“五好”党组织。2010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柏洋村视察时,对村党支部坚持“五心”工作法表示了赞赏。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1990年5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即将离开闽东赴福州工作时专门到坦洋村交接工作,满怀深情地留下这句话。
坦洋村位于福安市社口镇,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党建工作联系点。1988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曾“四进坦洋”推动摆脱贫困和基层党建工作,提出“闽东学三洋,坦洋要当领头羊”,要求坦洋村要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放大坦洋工夫红茶的品牌效应,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今的坦洋村充分利用独特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12465元增加到2022年的31695元,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不仅仅是柏洋村、坦洋村,在下岐村、赤溪村、东山村、东壁村、下党乡,采访中每到一地,《南方》杂志记者都能切身感受到当地通过强基固本,筑牢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充分彰显出党建工作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织密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让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大抓基层”,宁德的实践同样给出了成功的经验,脱贫攻坚的胜利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都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密不可分。
东山村
来源:《南方》杂志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