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以财引路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脱壳、筛选、抛光、色选、真空包装……去年,蕉城区虎贝镇中洋里村成功申请省级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村补助资金,用于建设全镇首家大米加工厂,带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叶协辉说:“有了全自动大米加工设备,村里的水稻产业从种植延伸至加工,效益高了,品牌也更响了。”
中洋里村生态优美,盛产高山生态优质大米。过去,由于加工工艺落后且缺少品牌包装,大米一直卖不上好价格,当地干部群众无不盼望建设一座现代化大米加工厂。直至去年,在市财政局的指导支持下,中洋里村成功申报产业振兴示范村项目,获得补助资金150万元,另筹20余万元,终于撬动大米加工厂项目落地。
为确保上级补助资金用足用好用到位,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加强对中洋里村大米加工厂项目申报建设的前期、中期、后期指导。同时,强化资金监管力度,严格资金使用用途,规范资金使用方向,推动项目高效有序建设,尽快发挥效益。今年1月,中洋里村大米加工厂正式开机生产,每日可加工大米15吨,有效改善当地农户大米加工、收购难题。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产业振兴也需要稳定的“真金白银”来保障。近年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以财引路”改革要求推进农村体制创新,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并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培育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助力走好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宁德山海兼备、资源丰富,特别是“8+1”特色产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市财政局以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按照“财政引导、注重实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原则,因村施策、靠前指导,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闽东大地遍开“产业振兴花”。
屏南玉洋村、福安松罗村发挥水果、食用菌、茶叶等特色农业优势,建设加工基地、仓储分拣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等,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福安坦洋村、福鼎柯湾村、蕉城瀛洲村毗邻宁德四大主导产业项目所在地,投资兴建集特色展厅、产品购销、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商务中心,预期投资收益稳定;柘荣靴岭尾村、古田钱厝村文旅资源丰富,通过兴建教育基地、研学体验馆、特色民宿等设施,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推动“以强带弱”是“以财引路”的题中之意。市财政局以财政扶持资金为纽带,在项目筛选阶段优先推荐“强村带弱村”的“飞地”项目,强化村村抱团。今年,我市推荐上报18个产业振兴示范村项目中有8个为“强村带弱村”项目,共带动37个“弱村”通过项目建设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其中,市财政局通过开展党支部特色支部创建活动,与福安市社口镇机关党支部携手共建,围绕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支持坦洋村及周边溪坪村、溪口村等5个“弱村”合力做好“三茶”融合这篇文章。
据了解,自2021年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政策实施以来,我市累计争取省级补助资金8160万元,协调县级财政配套2300万元,创建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46个,引导各示范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持续增加村财收入1100多万元,带动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