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重阳】宁德: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人世间,最美不过夕阳红。
截至2022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66.36万人,人口老龄化比例达18.7%,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的特点。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市民政部门提高站位、立足全局、协调谋划,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各项工作,聚焦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着力强化制度设计、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全市养老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初步构建了“居家有服务,兜底有保障,普惠有机制,市场有选择,邻里有互助”的“幸福孝宁”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期待逐步变为现实。
福安市五福圆护理院活动现场
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走进福安市五福圆护理院,健身区、声乐室、书画室、娱乐室等一应俱全,院内洁净舒适、医护管理井井有条,老人们相约在休息室休闲娱乐,几位老人专注地下着象棋,旁边不时传来打牌的喝彩声。老奶奶们围坐着话家常,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晚年交响曲正在这里奏响。
蕉城区金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为社区老年人介绍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福安市五福圆护理院里的老年生活,正是我市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的生动写照。“十三五”以来,我市连续七年把养老事业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和市对县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持续强化养老服务制度设计,密集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形成了符合宁德养老服务发展实际的政策性框架,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7年,市政府印发《“十三五”宁德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我市老年人老有所养绘制了宏伟蓝图,全面开启了养老服务发展新征程。
随着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养老服务第一次纳入国家法律。我市也加快印发了《宁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德市进一步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工作措施的通知》《宁德市主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等文件,部署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具体工作任务,并在全省首创“可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多种方式,可跨区域捆绑打包,可采取综合评标法”等有效措施,有力推动全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全市在运营的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率达93.9%。
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我市在《宁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策划生成福鼎市名京生态园老年公寓、古田县康乐家养老中心、周宁县康养中心等旅游康养项目,从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筑起好巢穴,引来“金凤凰”,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环境的优化,我市养老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全市聚焦实施养老服务“四大工程”,重点突破医养结合痛点堵点,加快构建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信息化互助服务为创新的“幸福孝宁”养老服务体系。全年计划完成养老项目投资3.28亿元;新建续建养老项目177个;新建7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55个互助孝老食堂;福鼎市名京生态园老人公寓项目已进入装修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内投入使用;2023第五届生态康养与健康养老大会暨周宁首届康养旅游季在周宁顺利举办,创新康养旅游与健康养老模式……一个个项目的火热推进,有效扩大了养老产业服务供给,提升了服务质量。
目前,我市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初步形成以政策文件为支撑的制度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在正确轨道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广大老年人共建共享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探访关爱老年人
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中午时分,在蕉城区七都镇五村联合互助孝老食堂取餐区,油焖虾、青椒炒肉片、炒茭白等菜品摆上台,冒着喷香的热气。食堂内部宽敞明亮整洁,防滑地垫、防撞条、楼梯扶手等适老改造十分贴心。今年8月1日,这家互助孝老食堂开张,每天的中午和傍晚,70多位来自邻近五个村的老年人聚集一堂,吃上营养丰富、价格实惠的“暖心饭”。
七都镇的老人们在家门口享受的“暖心饭”服务,得益于全市“互助孝老食堂”服务试点的推行。不只在蕉城,2019年以来,为解决我市城乡空巢、留守等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我市创新提炼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互助孝老食堂机制,以“小食堂”凝聚“大民心”,提升了城乡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解决了外出子女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579个互助孝老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15000余人,空巢留守老人“吃饭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从餐桌到居家,各地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完善居家养老“24小时服务链”,护航老年人晚年幸福。
全市新建和改扩建61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1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市23个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城乡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新建农村幸福院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2134个,覆盖所有建制村;72528名特定对象老年人享受到免费的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构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霞浦县创新试点,打造全省领先的“123+N”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宁德模式”;鼓励养老机构创办医务室、推广社区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涵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康复服务、养老照料服务、居家服务、老年活动、社工服务等社区养老服务……
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正逐步完善。
2023年福建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宁德选拔赛现场 张颖珍 摄
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
“现在外出买菜、办事一定会戴上这个养老手环,有手环我就心安。孩子们也能掌握我的身体情况变化。”日前,家住蕉城区金溪社区的林奶奶戴上社区分发的智能手环。在社区的智慧平台,利用物联网和无线传感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老人的实时位置和行动轨迹,独居老人通过养老手表能随时随地执行紧急呼叫,以便于社区和家人远程了解老人身体动态,对老年人进行实时监测和风险防控。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在霞浦县开展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项目通过打造“123+N”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并依托其智能化手段,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霞浦县迦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志愿者时间积分、民政监管系统和手机APP等6大系统构成,共计20多个功能模块。目前,首批15张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已顺利完成,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的数据库正在逐步建立。
信息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正走进千家万户,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家住周宁县狮城镇的居民黄奶奶,因病导致半边身体行动不便,其老伴患有高血压,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行动还有些吃力,平时由儿子照顾。周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两位老人申请了一批物资,对其家中浴室、厕所等进行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改造实施后,黄奶奶家的卫生间设置了坐便椅,铺设了浴室防滑垫……生活安全系数大大提升。“改造后方便多了,上厕所、洗澡更安全了,改造花的钱,都是政府出的。”黄奶奶说。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如今,适老化改造在全市各地加速推进,居家养老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截至2022年,我国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我市瞄准医养结合难题、失能失智长期照护等方面,推陈出新,精准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积极推动“以医助养”,探索出了“新路子”。
鼓励现有医疗机构内设中医疗、康复科,实施以医助养。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有近60%都设立了老年医学科,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全覆盖。
积极推动“养中设医”。市民政局积极推动和鼓励对入住百人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宁德市社会福利中心、福安市五福圆护理院等养老机构设立了医务室,寿宁县福康老年公寓内设医院取得医保资格,古田县社会福利中心、古田县康乐家养老机构内设医院正在筹备中。
同时,我市还进一步规范了家庭病床服务相关收费行为,调动医务人员上门服务的积极性,减轻符合家庭病床建床规定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促进家庭病床服务健康良性发展,提升城市养老的温度。
屏南县寿山村福寿长者食堂的老人们在就餐
爱老护老暖流持续涌入
“住进来之前,担心没有人说话,住进来后觉得老年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今年已经75岁的张奶奶在古田县社会福利中心认识了很多朋友,还开始学绘画、合唱、智能手机使用等技能,培养了很多兴趣爱好。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能够安享晚年。”古田县社会福利中心的“住民”林爷爷感慨道。不久前,独居一辈子的林爷爷不幸突发脑梗,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无人照料。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林爷爷被送到古田县福利中心集中照护,在护理员的耐心照料下,爷爷的身体好转了,精气神也足了。
老年人在霞浦县江边村日间照料中心书画室创作
针对特困老年人,我市推进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确保“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共有12731名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为扩大养老服务机构供给,全市新建9个社会福利中心,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拥有1个社会福利中心。全市新增各类养老服务床位1万张,全市共有养老服务床位25693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7.8张。
同时,为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村的愿望,我市大力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各地改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完善失能照护设备配置。目前,全市104个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消防和建筑安全整改并投入使用,改造和提升30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有力提高了农村机构养老服务能力。
此外,农村互助养老、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等服务普遍开展。市民政局下拨资金385万元用于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组织志愿者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独等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共计开展活动10000多人次。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养老服务领域硬招实招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本版图由宁德市民政局提供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