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周宁:下基层解难题 办实事促发展
10月23日,在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现场办公会上,该县11个职能部门为福建青山特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现场赢得企业负责人频频“点赞”。
今年以来,周宁县持续弘扬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全面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重点围绕经济运行、社会民生、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方面工作,全面梳理困难问题,立足于“下”、着眼于“解”、力求于“促”,切实做到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解决问题拿不拿得出实招硬招,关键在于基层有没有走深走实。周宁县委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落实驻点挂钩、结对帮扶等制度,县领导牵头组成调研督查组,每年驻乡进村入户不少于60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了解基层实情,传授工作方法,帮助理清思路,解决实际困难。
走进周宁县浦源镇麻岭村百亩梯田,连片的水稻正值收获期,农机轰隆运转,奏响金秋“丰收曲”。今年,麻岭水稻亩产650公斤左右,总产量可达91000公斤。为推动粮食丰产丰收,周宁县主要领导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合作社、农户家“一线巡诊”,面对面了解实情、研究对策,从具体问题入手,与农户算收益账,全力守好“地”、种好“粮”、管好“仓”。截至目前,周宁县新建高标准农田9000亩,复耕复种抛荒地7000多亩,完成粮播面积7.4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81万吨。
周宁还积极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计划,扎实推进年轻干部“四下基层”活动,分批次组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35岁及以下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储备库里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选派,每期活动历时3个月,每月集中5天时间开展实践活动,累计在村时间不少于15天。
同时,制定出台《关于深化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让活动更加科学规范,做到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并将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活动持续深化提升。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情况汇报,对基层和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采取“一企一策”“一村一策”“一事一策”的办法,建立责任分解落实制度,督促解决落实、限期反馈。
走进周宁县社会福利中心(二期)福利院主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外墙粉刷、水电安装、管道铺设等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该项目通过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园,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晚年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周宁县养老保障服务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周宁结合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化人才、资金、制度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分类分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明确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27项,内容涵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创业就业等方面。截至目前,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完成3件,24件按照序时进度推进。
解决问题在基层,化解矛盾在基层。周宁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在全省率先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将“最多跑一次”理念延伸至社会治理领域,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探索创新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信访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入驻“社治中心”,设立“一站式”窗口,统一受理群众提出的诉求,实现群众诉求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通过领导挂钩项目,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实行“一个项目一名挂钩县领导、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时间任务计划”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实施“月调度、月通报、月交办、月销号,季讲评、季排名,年度考核”调度机制,采取“一通报、三约谈”的方式,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评、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强化县处级领导干部与重点民营企业的联系,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数据显示,1至9月,周宁县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5亿元,超序时进度10.1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达80.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个百分点。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魏知秋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