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气球、彩带、红毯……2023年5月20日,30对新人齐聚一堂,在福安市行政服务中心广场举行集体婚礼。没有震耳的鞭炮声、没有奢华的酒席、没有豪华婚车,这场集体婚礼,喜庆而不失典雅,简约而不乏温情。
5月20日是每年的结婚登记高峰时间。我市民政部门因势利导,践行文明新风尚,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得到了广大适龄青年的积极响应。
婚丧嫁娶皆民生,此次集体婚礼也是我市推动婚俗改革的一个生动实践。
市民政部门深入推进社会事务改革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广大群众有了更多认同感。2023年6月1日,全省首对“跨省通办”结婚证在蕉城区民政局婚登处办理,免去了新人舟车劳顿,省去往返奔波,降低了婚姻登记成本;蕉城、福鼎、福安、寿宁等地在特殊日子开展集体婚礼和颁证活动,获评全省推进“山盟海誓”品牌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先进单位;寿宁县最美婚姻登记处完成改造提升,融合地方习俗特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设立户外颁证点。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市民政部门持续开展遗体火化工作自查自纠,全市火化率100%,多年保持高位运行。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益性安葬设施服务体系,推进全市9处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累计完成公益性公墓建设37912穴,全面启动5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切实保障群众丧葬需求。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祭扫保障工作安全文明有序。
民政工作离百姓生活最近,为了让民政服务更加便民,我市着力在基层治理创新上先行先试。
——推进社区近邻服务模式,霞浦县组建全省首个海上社区,“海上枫桥工作法”入选全国经验典型。福鼎市柏洋村、周宁县云门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并通过中期验收。开展社区老区村“一方水土两方人,社区农村一家人”共建工作,推动20个社区与20个老区村结对共建,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高质量完成全市1986家社会组织年报工作,填报率达91.77%。强化社会组织资金监管,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简化注销登记程序试点,出清“僵尸型”社会组织54家。
——实施“慈善手拉手”专项行动,开展慈善项目(活动)663个,募集帮扶资金6695万元,帮扶群众24万多人次。首届“福建慈善奖”,我市荣获4个奖项。2023年全市社工职业水平考试报考人数6132人,同比增长49.81%,创开考以来新高,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名持证社工活跃在城乡社区治理、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等民生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建成全市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126个,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