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念好“山海经” 阔步“振兴路”

2024-08-12 10:03 来源:闽东日报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多年来,宁德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念好“山海经”,阔步“振兴路”,建设样板区,在党建引领、产业先行、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等方面持续发力,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凝心聚力阔步“振兴路”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均匀地洒落在嵛山岛广袤的草甸上,阳光、草地、鲜花、游人共同绘成一幅绝美画卷。

嵛山岛位于福鼎市东南海域,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近年来,嵛山岛借势而为,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天湖景区、大使澳、阳光鼓、月亮湾、好望角、桃花谷、羊鼓尾等热门景点,有力带动渔旅、农旅、体旅、茶旅及旅游民宿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2023年,嵛山镇累计接待游客达27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5亿元。

“我们结合生态保护,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旅游发展,稳步推动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以党建引领东角等5个渔村特色产业发展,携手清华大学建立全国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校地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嵛山镇党委副书记陈维新介绍。

“小时候,嵛山岛是一个闭塞的小海岛,很多孩子长大了就离开嵛山岛。如今的嵛山岛不仅吸引外乡投资者进岛兴业,也带动岛民返乡发展。”岛民欧阳丽娟说道。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要素的聚集。为更好地带动乡村发展,我市坚持全市“一盘棋”,用好“经济大合唱”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不断把城市优质资源要素导入农村,筑牢乡村发展根基,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推动政策下沉。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2条措施”、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5条措施”、老区基点行政村乡村振兴“7条措施”、海岛振兴“9条措施”、防止返贫精准救助方案等政策,促进“老少边岛”协同发展。

推动资金下沉。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2023年我市投入各类乡村振兴专项资金47.5亿元。深化普惠金融试验区创建,完善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机制,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推动项目下沉。聚焦集体经济强村、产业富民、基础设施惠民,实施强村富民惠民“三个一批”项目4800多个。推动为民办实事、“十个十”民生工程等向乡村倾斜,让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享有更多获得感。

推动人才下沉。选派567名驻村第一书记、728名乡村振兴指导员、1500多名科技特派员、398名金融助理员、559名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形成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同时,我市还坚持党建聚合力,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在市、县两级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机构,创新设立“五个振兴”工作专班,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措施,深入实施“头雁引领”“加强县乡骨干力量”“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强村”等系列行动,全方位、多维度统筹政策、力量、资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2023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突破30%。成立片区党委(中心村党委)155个,打造福鼎白茶、古田食用菌等产业链联合体党委85个,185个村党组织开展跨县跨乡联建。

产业先行铺就“富民路”

今年,福鼎农业耕、种、管、收“科技范儿”十足,无人智慧农场、智慧育苗中心、智慧农田应用平台充分发挥作用。

走进福鼎市农垦智慧育苗中心,多台温控智能育秧苗床有序运转,一盘盘水稻秧苗在自动喷灌等设备照料下茁壮成长。“我们采用先进的水稻育秧系统、智能化精密播种系统,能够精准调整生产线的温、水、光、肥等生长条件,一次性可育20000盘作物种苗,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鼎市农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福鼎市翁江茶场、太姥山国有农场、农机公司整合组建,成立于2023年,旨在探索农垦、垦地资源整合融合、联合联营发展,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承接农垦资源和农业农村发展项目。目前,该公司已打造店下镇万亩高标准省级示范美丽田园、船避山特色农业品种园,建成福鼎农垦粮食服务中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我市始终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的发展思路,聚焦“三产三新三链”融合发展,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强县富民工程。

突出融合发展,按照《宁德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深入开展优势农业提效专项行动,市县联手实施“一县一专项”项目,重点推进大黄鱼、红茶、白茶、食用菌、油茶、蔬菜等优势农业产业项目。

突出系统推进。全面实施“八个一”工程,持续增强宁德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发布全国首本《大黄鱼产业发展蓝皮书》、全国首本《中国银耳产业发展蓝皮书》及《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坦洋工夫及福安茶产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柘荣太子参产业发展蓝皮书》等,加快建设宁德海洋生命智能孵化中心、中国·古田食用菌文化博览中心、古田食用菌数字大脑、中国白茶博物馆等。

突出标准建设。加快推动农业载体标准化建设,统筹实施11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2个)、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14个)建设,2023年—2025年,每年安排资金1600万元支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耕耘山海间,走好振兴路。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8.28亿元、增长4%,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增幅位居全省第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9元、增长7.4%。

“生态+文旅”绘就“新图景”

盛夏时节,漫步于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青山环抱、绿水相依,青砖黛瓦,古村悠悠。

西浦村紧邻犀溪镇主镇区,是全国生态文化村,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近年来,西浦村围绕“状元故里,廊桥水乡”主题,将状元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生态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全力打造“廊桥文旅小镇”。2023年,西浦村累计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并带动周边村庄和景区实现总消费超过1300万元。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为此,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健全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乡村“五个美丽”示范点,做足“山水”文章,努力绘就“山海浪漫+诗与远方”新画卷。截至2023年底,全市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基础版”村庄全覆盖,创建“标准版”村庄1330个、“提升版”村庄681个。

在屏南龙潭、四坪等古村落,一间间曾经破败不堪的古宅被改造成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书吧、咖啡屋、酒吧、民宿,令人流连忘返。

在霞浦东壁、古桶等村,村民充分挖掘山海资源优势,依山面海建起一间间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吸引各地摄影师、游客纷至沓来。

结合乡村产业振兴,我市全面打造沿滨海岸线、沿交通干线、重点景区周边等乡村旅游风景线,拓展金牌旅游村产品业态,加快“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创建市级金牌旅游村112个,培育文化振兴示范村120个。

徜徉在闽东山海间,越来越多的古镇古村因地制宜谋发展,书写着“文化+生态+N”的新篇章,让高颜值“绿水青山”转化为高价值“金山银山”。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陈容

编辑:陈姜燕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