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观察 | 赓续乡村文脉 逐梦魅力山海
近日,我市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雷清梅受邀参加“天籁之音 回响高原”——全国(青海)民歌展演活动。作为福建省选送的唯一一位原生态组歌手,雷清梅表演了她的原创歌曲《畲山茶歌》和《畲家山水遥》。“希望借助更多更大的平台,把畲族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雷清梅说。
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畲族文化。
为保护传承畲族文化,我市启动——
◆ 创建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 建成全国最大的畲族文献资源库“闽东畲族文献资料保护中心”;
◆ 设立10个畲族民歌传习点开展畲族民歌培训;
◆ 创作近百首畲族新民歌;
◆ 常态化举办原创畲族新民歌演唱会和少数民族民歌赛;
◆ 培养了一批畲族民歌青年优秀歌手。
不止畲族文化
闽东山海交融
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我市推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保护乡村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实施174个乡村文保项目工程,
◆ 建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视频监测预警平台和全省首个地市级智慧文物平台“宁德文物”;
◆ 建成完善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等57个阵地和“宁德非遗云小镇”,
◆ 举办非遗大集、非遗购物节、非遗文化周等特色传承活动,
守护文化根脉,留住乡村记忆乡愁。
歌剧《鸾峰桥》剧照
“我全部的光阴、我全部的生命、我全部的坚韧、我全部的决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只为那滴水穿石的愿景……”近期,歌剧《鸾峰桥》常态版正在我市开展巡演。
作为“文艺倡廉”福建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歌剧《鸾峰桥》曾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荣获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等奖项,并于2023年2月在中央歌剧院进行展演。该剧目情节扣人心弦、演绎情绪饱满,主题深刻,内容真实,是进一步发挥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教化育人功能的典型代表文艺作品。
文艺精品
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乡村文化振兴中
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诸如《鸾峰桥》这类优秀的文艺精品在我市频频出彩。大型交响音乐会《山海的交响》亮相国家大剧院,《那山那海》《相见鸾峰桥》等影视作品上线热播,原创民歌《采茶歌》获得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银奖,畲族歌言《这边山、那边山》亮相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微电影《九家保》入围第13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纪录片《这就是畲族非遗—双音》荣获4个全国性、1个全省性微电影(视频)赛事奖项……
《山海的交响》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文化振兴的同时
文化品牌也被打响
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其中,不乏一批
以“+旅游”为代表的多元化模式
福鼎市依托太姥山“峰险、石奇、洞幽、雾幻”的优势条件,陆续推出了三届洞道穿越挑战赛,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霞浦县以其独特的海上风光和海洋文化作为发力点,推出“摄影+旅游”,把自然、人文、诗篇、特产等装进“画本”里;
屏南县把文创作为古村落与现代文化碰撞的交织点,使古村焕发新生,文化得以传承;
福安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历史人文优势大力发展茶旅研学新业态,解锁文旅融合新玩法……
李步登 摄
宁德文旅供图
乡村文化服务同步提升
10条文化带、120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1235支乡村文化队伍、10399名乡村文化骨干、134个文化站、200个重点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4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3家省级以上示范书屋书店、50家数字农家书屋、27个乡村戏台、11个“百姓大舞台”、39个图书馆分馆、37个文化馆分馆、4个乡村游客服务中心……这些数据都印证了我市乡村文化振兴坚定的决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优化乡村文旅服务和文旅产品供给,实施文旅经济提升‘十百千’工程,繁荣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梁辉约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