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丨专家学者观点荟萃③

2024-09-27 17:24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9月23日,“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亲历者齐聚宁德,围绕会议主题、结合专业领域、聚焦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今日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三进下党”与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蔡燕琦(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作为福建乡村振兴的样板,其在产业振兴方面的实践经验为福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上,注重培育乡村人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进而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过程具有其内在逻辑。

“三进下党”对推进农村农民

共同富裕的路径启示研究

周君(福州工商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

陈渠(福州工商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

许梦娇(福州工商学院财经学院讲师)

下党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委带着支部干、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下党乡着重以党建为先导,实行党员公开亮明身份入村入户开展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分片包村、联合负责各户,并设立党员示范岗、干部责任区等机制,打造出“服务直接到家、关怀直达人心、援助与家庭直接连接”的“三进家门”模式,有效地发挥了党员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成功塑造了以寿宁县为例的以党建带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例如,下党乡的下屏峰村,在党建的引领下开启了共同致富的征程:“彻底拆除、彻底打扫、注重美化、有序摆放、确保通畅”。党员作表率,确保民居翻新、道路铺设、景点开发、生态环境守护等乡村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按计划达成;利用党建的动力,积极向省里争取美丽乡村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树立乡村文化自信,鼓励乡亲们踊跃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让乡村发展拥有闽东特色。

“三进下党”对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启示

林轩(中共宁德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讲师)

多年来,下党乡“因地制宜,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成功实践,揭示了脱贫致富的中国密码,也描绘出从脱贫攻坚迈向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三进下党”对共同富裕的启示在于:要将人民至上、心中有民的宗旨意识作为共同富裕的价值底色;要增强“滴水穿石”的韧性,树立“弱鸟先飞”意识,提升共同富裕的思想动力;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共同富裕;要不断推进民生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进下党”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启示

郑丽庄(中共宁德市委党校副教授)

下党乡的情况与全国各地乡村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地僻人稀的下党乡之所以能够实现发展,在于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也希望下党乡亲们,“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对于全国的乡村振兴而言,每个乡村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我们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振兴策略,处理好发展与乡村生态的关系、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将乡村振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主动将乡村振兴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依托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共同富裕路径探究

——以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为例

吴正洪(中共寿宁县委党校讲师)

一是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随着下党乡被评为“红色旅游发展典型”“全域生态旅游小镇”,下党红色旅游新地标案例入选世界旅游减贫案例。村民将旧房改造成特色民宿,办起了农家乐,重点发展休闲业态,丰富下党村休闲旅游体验,留住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岗位。目前,下党旅游效应已开始显现,并且催生了一批民宿、农家乐,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二是生态资源优势。下党青山如黛,碧水奔流,森林覆盖率高达8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近年来,下党乡通过借助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带动了经济强起来、群众富起来。三是“头雁引领”优势。创建五个“党建为民平台”为载体:感恩教育暖民心、廊桥夜话听民声、乡村课堂扶民智、产业振兴助民富、村规民约转民风;开展党员“三培两带”活动,“三培”: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两带”:使党员成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标兵;下党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培训,把乡干部培养成为懂业务、知政策、有技术、能指导的技能型干部;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做到富民工作推动到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员干部就服务到哪里。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