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丨专家学者观点荟萃④

2024-09-29 11:00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今年是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调研35周年和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5周年,9月23日,由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三进下党”的时代价值,共同探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研讨会共征集论文110多篇,今日将部分论文摘刊如下。

乡村振兴视阈下“三进下党”的深刻内蕴

张 晖(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毛文轩(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三进下党”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着眼闽东山区乡村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困境,引领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贫困、谋求发展的实践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实践先导。

“三进下党”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三次到福建宁德下党乡调研,协调解决当地建设发展难题,帮助和推动下党乡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生动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深深挂念,是其“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注解,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恪守人民立场、坚持身体力行、服务群众办实事的赤诚情怀。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目的,致力于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一项艰巨繁杂的民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境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更多沾染“泥土气”,解决好接地气的问题。

“三进下党”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三进下党”不仅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推动工作的力度和韧劲,而且是其哲学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一是注重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注重调查研究,他创新性提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并率先垂范,“九到寿宁、三进下党”“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精准研判闽东山区的发展难题,为下党人民擘画了一条摆脱贫困、迈向富裕的发展路径。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客观依循和充分保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始终是奔着研判问题、解决问题而来,在不断破解制约下党乡发展的现实难题中推动闽东山村奔向美好未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要牢固确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实践导向,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树立问题意识,敏于发现问题,进而结合客观实际探求“破题之策”。三是运用辩证思维。习近平同志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强调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认为“闽东主要靠农业吃饭,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这可谓是抓住了以下党为代表的闽东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牵住了“牛鼻子”,找准了脱贫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乡村社会发展规律,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

“三进下党”践行了激活乡村动能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基于对现实状况的调研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闽东山区乡村的发展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着眼于破除交通闭塞、缺煤少电、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三大桎梏,努力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山海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人民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三大优势,讲“弱鸟先飞”、讲“滴水穿石”,帮助民众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下党民众遵照习近平同志的嘱托,砥砺奋进,发展和变化翻天覆地,充分佐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回答了“闽东怎样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引领闽东实现了从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福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认真汲取“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发展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把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痛点、堵点和难点,转变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点、亮点和增长点,将乡村振兴向更纵深处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三进下党”对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启示

张 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甲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三进下党”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范例,不仅让下党乡实现了从贫困到宜居、宜业、宜游的华丽蜕变,也为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推进提供了六大深刻的启示。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深入基层、精准施策。“三进下党”表明只有深入基层、精准施策,才能真正了解百姓需求,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曾提出“四下基层”,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代表的并非走马观花,而是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必须对地区差异性有充分认识。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背景等都存在差别,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简单套用一种发展模式,可能会阻碍一些地区的发展。因此,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始终保持“滴水穿石”的工作精神。“三进下党”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滴水穿石”的工作精神,其核心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勤耕不辍的决心。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应时刻保持这种精神。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乡村经济持续增长,还要实现乡村治理、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全面升级。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毫不动摇地推进相关工作有序进行,才能攻克难关。另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是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努力才能收获果实。因此,必须杜绝空谈,埋头苦干,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三进下党”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因此,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制定阶段,必须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政策的执行阶段,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办事。同时,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注重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干部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是确保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其次,要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再者,要完善日常监督和考评机制,综合评价领导干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保证其工作效率和态度。最后,建立基层长效反馈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广泛收集群众干部的反馈意见,对政策进行及时调整。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发扬“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下党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发展模式,深刻体现了“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乡村发展常面临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难题,犹如“弱鸟”之境。“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会不断鼓励村民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精神动力。首先,当地干部和村民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身能力,拥有“先飞”意识。其次,深刻了解自身优势,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找准路线。再者,培养村民创新意识,鼓励村民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及发展模式上大胆尝试,丰满“飞翔”羽翼。同时,做好地区教育,注重培养下一代,为“飞翔”提供持续动力。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引擎。下党乡利用科技、模式创新,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建立完善,为其他地区带来了经验。一方面,以创新驱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凭借数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慧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将自然景观、风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另一方面,以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借助模式创新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城乡合作;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城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持续优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以包容性绿色发展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黎元生(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闫 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乡村是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以包容性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就是要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规律,既要着眼全局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也要立足乡村空间单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绿色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

习近平同志始终心系“三农”、情注民生,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和推动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在福建,他提出“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三进下党”现场办公,以历史的耐心和恒心推动贫困乡村精准扶贫、绿色减贫。在浙江,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这些生动实践都蕴含着习近平同志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深邃思考和科学谋划,彰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刻认识和系统观念方法的娴熟运用。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它涉及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好促进乡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统一,让和美乡村发展更含“绿度”、更有“温度”。

坚持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旨在夯实和美乡村的生态根基。当前,我国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尚未贯通,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降碳减污协同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任务依然艰巨。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中心,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固优势促提升,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开展乡村多要素多方位协同治理。加强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集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为一体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旨在增强和美乡村的发展后劲。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乡村休闲产业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乡村排斥性风险加剧农民收入分化。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绿色”“特色”“成色”上下功夫,拓展“生态+”模式,形成“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数字”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探索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围绕全产业链布局科技特派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深度融合,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旨在提升和美乡村的品位。当前,我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诸多薄弱环节,存在着文化设施落后、陈规陋习、坑农害农事件等问题。要坚守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魂脉”和“根脉”,因地制宜探索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和活态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活力。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和原生态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旨在稳固和美乡村的组织保障。当前,我国乡村人口流动加剧、职业分化明显,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要加强党组织在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瞄准和聚焦乡村基层党组织“散”、基层综治负担“重”、村民自治手段“少”等重点难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改革,构建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依托、以智治为支撑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进下党”对共同富裕的现实启示

魏丽艳(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杨 娜(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下党乡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解码”下党乡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找到推动我国农村发展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下党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障,通过成立中心村党委,推行“整合要素、联营合作”的“村村抱团”合作治理模式;坚持“党建+产业”,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乡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政策制度上破除阻碍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切实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机构职能体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党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富”平台,推动企业、人才、社会资本等投身乡村共富事业,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共筑、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下党乡摆脱贫困、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区域基层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二是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儿童福利保障、教育保障、妇女生育福利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快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以及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原则。“三进下党”的实践证明,在摆脱贫困、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精准把握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一是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着力培育壮大新的富民产业,形成支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精准定位地方特色,结合数字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产业,辐射和带动地区创业创新。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多元化数字生产、工作、生活等应用场景,拓展人民共享数字红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下党乡始终坚持“要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扶贫先扶志”理念,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二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扩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优质发展。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等方式,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将绿色发展作为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出路,提出了“三库”(水库、粮库、钱库)绿色生态理念。下党乡始终贯彻落实“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为实现生态和谐之美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低碳绿色转型,推动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生态之基。

下党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鉴

蔡承彬(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乡村文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规模持续扩大、业态逐渐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不少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目前还处于粗放式开发经营阶段,存在乡村旅游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局性不强、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具有同质性等问题。下党乡是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对全国其他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坚持走乡村振兴特色之路具有重要启鉴价值。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文旅融合的根基,“三进下党”实践的成功样板,在于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体现了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依托高山茶,下党乡培育“下乡的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寿宁高山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独具特色、富有时代内涵的乡村“土特产”。二是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党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8家,吸纳农户实现品牌共建、渠道共赢、利益共享。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业链价值。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吸引青年人返乡创业。引进专业团队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塑造,扶持引导一批经营餐饮、美食茶点、工艺品、标配伴手礼等旅游新业态主体,培育“下乡的味道”一条街、特色民宿、特色文创商品等体验式业态。

坚持以文化撬动农文旅融合。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灵魂,下党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文化底蕴深厚。一是坚持对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将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到村庄总体规划或城镇总体规划中,激活乡村文化基因,赓续乡村历史文脉。二是坚持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下党乡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中,建设“难忘下党主题馆”和“滴水穿石主题公园”、党群连心路等。三是注重保护和活化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新路径,如探索“非遗+乡村”“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新模式,利用传统村落、古建筑、祠堂、民居等资源建设非遗和文创展示基地。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一是优化乡村旅游产品项目和线路。对旅游景点进行精心组合规划,推出丰富多样旅游项目,打造下党乡“学习小镇-梦龙天池-西浦”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下党乡的好山、好水、好茶、好菜、好风物。下党红色之旅被推荐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二是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统筹规划“交通+旅游”融合公路网络系统,建设省道S207线闽浙界至寿宁下党段公路等,打通了区域流通的微循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加快乡村旅游功能建设与提升。三是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景观提升。如民房立面改造、古道修复、“百村千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文化旅游吸引力和产业发展保障双提升。

坚持农文旅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是做好农文旅融合的重要手段。一是丰富营销内容。通过特色产业、下党画苑、时光邮局等打造“网红村”。通过青少年“乡村研学”主题策划,强调体验营销,拓宽乡村旅游的目标消费者市场。通过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相见在鸾峰桥》在下党全景拍摄等文艺活动,吸引游客参观下党古村落、游览“打卡点”。二是拓展宣传营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涵盖网络、电视、报纸等传播下党故事,利用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平台,串起本地文旅项目,联动周边文旅项目,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利用各种微媒体、购物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农产品营销推广。三是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大力发展乡村数字文旅。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下党乡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文旅线上体系。如“下乡的味道”App打造涵盖旅游线路、民宿预订、智慧停车、班车查询、餐饮购物、茶园认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乡村文旅“破圈”传播。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林哲雨

审核:吴宁宁 吴明顺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