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福建日报头版聚焦宁德:念好“山海经” 闽东业正兴

2024-12-25 08:50 来源:福建日报

在本月召开的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上,国际蘑菇学会授予古田“袋栽银耳发源地”证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决定在古田设立推进中国乡村振兴国际合作实验室。

宁德利用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优势,推进食用菌生产集约型发展,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打造“立体良田”。今年,全市共栽培各类食用菌19.18亿袋,总产量(鲜品)125.14万吨,产值82.26亿元。

这是宁德践行大食物观的一个生动缩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

念好“山海经”,闽东业正兴。宁德市加快发展茶叶、水产、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创新开展“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全力开发闽东“蓝色粮仓”,专注唱好时代“绿色山歌”,积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截至目前,全市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8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8个。去年,全市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00亿元。

鲍参混养“钱景”好

“这个养殖笼共有6层,每层放置100个鲍鱼苗和适量的海参苗,这样喂养一次就好。”在霞浦县日兴养殖专业合作社“鲍参混养”区,养殖户杨松正忙着投喂鲍鱼和海参苗。

“我们探索‘鲍参混养’有1个多月了。刚投苗时,海参比较小,每斤有27头,现在长势非常好,18头就有1斤重!”鲍鱼和海参本是海中珍品,如何同处一“室”?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一种自然繁殖的海参在生长过程中会钻进鲍鱼养殖笼里食用鲍鱼的食物残渣,从每斤200头长到50头。何不在鲍鱼养殖笼里放进海参苗一起混养?按照这一想法,县里今年在北壁乡池澳村外海鲍鱼养殖区混养了200多斤的霞浦本土海参苗,将近600笼,海参生长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好。”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叶启旺介绍,“鲍参混养”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

由于外海水质比内海通透,“鲍参混养”还未发现病害。这种养殖模式在不增加鲍鱼养殖成本、不减少鲍鱼产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现有海参养殖模式,既降低了病害发生率,又提升了鲍鱼和海参品质。

“全县现养殖鲍鱼500万笼,如果能全面启动‘鲍参混养’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实施‘浅转深、内转外’科学养殖,而且保守估计每笼按将近收成2斤的海参计算,仅此一项养殖户就可以增加收入5亿元。”叶启旺算了一笔账。

依托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宁德加强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动,加快突破渔业新品种、新品系选育。目前,海参秋季规模化育苗繁育技术实现新突破,新品系“福鲈1号”培育成功,海参本土化苗种也取得突破,进入产业化阶段,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省市级以上水产良种场达18家、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3家,大黄鱼育苗量占全国90%以上,成为刺参“北参南养”的主产区。

套种“套”出致富路

冬至时节,在福鼎市管阳镇鱼池村的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180亩温郁金迎来丰产丰收,种植户何祥枨喜不自胜:“这是我们首次尝试大豆与中药材套种,从目前来看,效果非常好!”

据了解,由于海拔较高,该区域原以水稻、甘薯种植为主,种植结构较为单一,种植效益并不高。今年初,何祥枨在此流转了180亩地后,首先考虑的是改变种植品种,但农技专家的到来,为他提供了新方向。

“经过摸排调研后,我们建议进行套种,并协助对接省农科院,引进抗病性强、品质好的闽诚豆8号和当年生的温郁金,开展套种示范。”福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洪晓红介绍,该模式利用空间与时间差,将温郁金和大豆套种,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环境,让药材变“药财”。

经过悉心照料,今年10月,该示范片迎来大豆成熟期,经测产,亩产鲜荚约1526斤,亩均收益约1000元;眼下,温郁金平均亩产3000斤,亩产值达8000元,将销往浙江温州等地,成功实现了“一地双收”。

福鼎大部分都是山区、丘陵坡地等,由于其中一些地形复杂耕作机械难以施展,人工成本较高,使得粮食生产成本相应提高。立足地域实际,福鼎市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技术跟踪服务等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广套种轮作等种植模式,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今年以来,福鼎市已建立20个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总面积达1600多亩,分别采用中药材套种大豆、水果套种大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农业生产新模式,并通过资金奖补等方式,有力提升各类经营主体规模种植积极性,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挖掘油料作物供给潜力,合理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增加我市油料总产,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洪晓红说。

此外,福安市湾坞镇积极推行“早稻—晚稻—马铃薯”一年三熟制的水旱轮作,让“闲”田不“闲”、“忙”里生“金”。

坚持“藏粮于技”,宁德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级农业种质资源库,积极推广粮经高产套种轮作间作模式,合理利用土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环境,粮食耕种管收环节“科技范儿”十足。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邱祖辉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福建日报头版聚焦宁德:念好“山海经” 闽东业正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