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洞天福地·诗画蕉城|“六艺古村”话发展 “瀛洲仙池”绘振兴

2025-02-14 17:26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2月14日下午,由中共蕉城区委宣传部、闽东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5体验“洞天福地·诗画蕉城”新春主题笔会第三站来到了洪口乡库山村。

 

库山六艺古村  柳明格  摄

库山村位于洪口乡东南部,据说该名取自族谱中两句诗的末字,“富”“山”而命名,后谐音衍为库山。库山依山傍水,宛如一条巨龙静卧于青山绿水之间。

 

漫步库山村,青山满目,河水潺潺,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村中的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历经风霜的老屋,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独特的吊脚楼和高挂的灯笼,承载着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

库山村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一座传统文化的宝库。竹艺、染布、根雕等传统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村庄屡获殊荣,被评为福建省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023年度“福建省森林村庄”、市级文明村等。

采风团成员参观库山村“六艺”特色文化  任一  摄

近年来,库山村更打出“六艺”文创古村的理念,通过修缮古窑、茶艺馆,打造人才驿站,开设酒艺、茶艺、陶艺、竹艺、根艺、布艺等传统文化教育等特色研学课程,逐步打响“库山六艺古村”品牌,并结合当地特色农产业、特色文化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与村集体收入。此外,库山村还修缮了老旧吊脚楼15栋,结合村庄明清建筑,1642年建成的祠堂及夜景工程,形成了古村独有的韵味。

任一  摄

逛完了古村,采风采访团一行转身出发,来到“瀛洲仙池”——洪口水库。水库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的负离子变得密集,早已成为网红区域,漫步其中,自在舒心。

据介绍,洪口水库于2006开始蓄水,水库水域面积达8.92平方公里,库容量为4.5亿立方米,是一座集发电、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对乡村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依托优良水质,洪口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整合、深挖渔业资源,出台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让生态休闲渔业真正成为洪口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引擎。

洪口水库 柳德甫 摄

沿着山间小路走过,千步绿梯,山涧的潺潺流水,在洪口水库聚成一泓清水。狭长的水库两岸青峰林立,仔细便能看到“猴子抬轿”“将军顶”“十八学士”等天然景点。

颜值变价值,风景变“钱”景。近年来,洪口乡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瀛洲仙池”景区的独特魅力,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洪口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洪口乡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搬迁移民工作要求,以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政策扶持资金的效能,推动洪口乡从特困乡向“绿富美”的全面蜕变,谱写更多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

采风团成员参观库山村  任一  摄

参观完库山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文学杂志社编辑韦廷信感慨道:“这次来到库山村,发现这里和我印象中的村子差异很大。库山村古朴又精致,建设得很有特色,大部分房子都建在半山腰上,有种引导你一步步去探索、攀登的感觉,前方的每一步都是秘境。就像我们创作一样,每一个字背后都有期待,每往前走一步都有很多的未知与惊喜。”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黄璐 茹捷/文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洞天福地·诗画蕉城|“六艺古村”话发展 “瀛洲仙池”绘振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