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洞天福地·诗画蕉城|山水为墨人文作笔,霍童溪畔绘就乡村振兴璀璨画卷

2025-02-14 22:50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2月14日下午,“洞天福地,诗画蕉城”新春主题笔会采风团一行走进了千年古镇霍童,循着历史脉络去探寻这座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丽小镇。

大石村碓下林自然村 李在定 摄

漫步位于霍童镇西北部的大石村,潺潺溪流穿村而过,远山竹林郁郁葱葱,一派春和景明,生机蓬勃。

好生态助力好产业。近年来,大石村从自身自然资源入手,积极创建生态养蜂基地,采用闽东首例标准化蜂蜜加工产线,为乡村振兴、村民共富带来新机遇。

随着采风团移步溪岸,远处茶山如黛。曾经的大石溪右岸杂草丛生、道路泥泞,为实现美化、绿化,突出沿线茶山景致,当地干部群众对大石溪沿线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并大力打造生态茶园,积极探索茶旅融合,乡村振兴的路子逐渐在茶香中越走越宽阔。

采风团成员参观大石村碓下林 任一 摄

富美大石不仅有自然馈赠,也有文化薪火。借力茶产业发展,返乡人黄晓旭创建“壶珑茶铺”,将线狮文化融入其中,并打造壶珑小院音乐会,看非遗、喝好茶、听乡歌,成为了最接地气也最幸福的烟火日常。

依托传统村落资源优势,大石村大力引进文创人才安居创业,带动干部群众和外来艺术家共同参与,着力打造“敢当文创”“壶珑茶铺”等特色品牌,不仅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更是在新旧共生中探出一条振兴路。

采风团成员参观大石村碓下林 任一 摄

且行且聊,傍晚时分采风团到了霍童镇邑坂村。这里有一片面积达100多亩原始生态林,其中最大树龄有1200多年,还有竹柏、龙爪樟、八角桂花等国家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林下生长着赤灵芝、舌灵芝、黄精、草珊瑚、两面针等名贵中草药,宛如一座自然博物馆。

基于科研与旅游价值,邑坂村因地制宜,在原始森林内建设集旅游观光、科普展示、驻足休闲为一体的“洞天本草馆”,展示有霍童境内中草药标本60余种,并积极探索研学和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药为媒的文旅新路。

采风团成员参观邑坂村本草堂

上图李在定摄 下图任一摄

山水如画,巷陌藏古,线狮凌空,非遗相传,漫步明清古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一砖一瓦记录岁月,每处角落都见证着千年霍童不仅美在好景色,也美在好人文。如今,霍童镇立足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积极探索“文化兴镇、旅游富民”,以山水、人文为墨落笔,书写出一份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勾勒出一幅幅古味延绵、新韵悠长的“新村画卷”。

霍童古巷 上图任一 摄  下图柳德甫 摄

“霍童溪是宁德的母亲河,至今保留着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也是我们农耕文化的缩影。今天走的几个村落,在乡村振兴中都抓住了文化与生态两条主线,各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之旅,有很多收获和启迪。我想大家回去之后一定会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拍好写好这片美景。”闽东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郑承东说。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黄雪凝 茹捷/文

编辑:林哲雨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林哲雨

(原标题:洞天福地·诗画蕉城|山水为墨人文作笔,霍童溪畔绘就乡村振兴璀璨画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