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特色路”!“宁德样板”这样打造→
沃野新绿,春潮涌动。
春节期间,一尾尾大黄鱼、一只只海参、一包包食用菌、一支支鲜切花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供应全国年货市场。
节后,随着气温回升,宁德各地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农民抢抓时令进入春耕备耕阶段,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乡村的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什么是“乡村振兴”?是农业强、农民富,也是农村美。
在年初召开的市两会上,“乡村振兴”再次成为高热度话题,引起了广大干群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晒出2024年成绩单,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明确的部署。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丰收年—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新型塑胶渔排养殖示范点 李民雄 图
透过数据看发展,2024年,“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500亿元;新增国审水产新品种2个、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两品一标”113个。蕉城入选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福鼎入选国家渔港经济区试点,福安、柘荣、福鼎获评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县域、茶业高质量发展县域、茶业践行新质生产力县域,寿宁入选全国小白茶特色产区,古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示范县并被授予袋装银耳发源地。
与此同时,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值,新增“五个美丽”省级示范点2142个,标准版和提升版村庄覆盖率分别达83%、42%;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63个;新改建国省干道315公里、农村公路350公里……
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成绩,让宁德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这些年,农村环境越来越好,路更宽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我便在村里办起了一间民宿,既能挣钱又能顾家,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寿宁县西浦村返乡新农人缪廷林细数身边变化。
新的一年,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一以贯之走好“特色路”,在全国乡村振兴大业中持续打造“宁德样板”。在践行大食物观中走出特色化之路、在深化山海协作中走出特色化之路、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走出特色化之路、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中走出特色化之路。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赤溪村村貌 林熙 图
宁德依山傍海,集山、海、川、岛、湖、林于一体。一直以来,宁德各地努力突破山多地少的自然掣肘,立足资源禀赋,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打好“特”色牌,唱好“产”字歌。
在蕉城区七都镇北山村,柑橘、畲药、草莓(飞地经济)等产业支撑起了群众幸福生活,党支部书记雷新平高兴地介绍,村民生活殷实,幸福感十足,该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以党建联建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支柱,助力乡村振兴。”雷新平表示。
如何绘就产业新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一年,将以更大决心,推动农业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全链条发展。
在坝头村食用菌生产基地,技术管理员在察看银耳长势 吴苏梅 图
念好“山海经”,深化“八个一”工程,继续推进“国鱼计划”“三茶”统筹和食用菌、果蔬等专项,倾斜扶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优“8+1”特色产业。实施科技兴农行动,加强适用农机研发推广,继续建设并丰富市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加快宁德海洋生命智能孵化中心、古田食用菌数字大脑建设,建成一批智慧菇房、智慧海上牧场。开展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加大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推广力度,强化供销系统流通渠道作用,布局建设一批主食加工基地、销地冷链集配中心。
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图源:古田发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在深化山海协作中走出特色化之路。加强市域山海协作,推进山海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力促资源要素有效利用和互利共赢;推进山海产业链分工协作,探索“产业飞地”政策机制,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配套、文旅联动等项目;推进山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速建设上白石水利枢纽、中心城区湖库连通、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实施提升一批“四好农村路”、电网基建、通信网络和冷链物流等项目。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做好寿宁、周宁与福州马尾、仓山的对口协作工作。
八都镇猴盾村 李在定 图
城与乡,相伴而生,守望相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促进共同富裕中走出特色化之路,深化强县促镇带村,支持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市政设施、公共配套向乡村辐射,引导人才、市场、金融、技术等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深化“老少边岛”协同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细落实支持少数民族村、老区基点村和海岛振兴系列政策。深化“强村共富”三年行动,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77%、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37%。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和房前屋后整治,新建一批“五个美丽”省级示范点。深化“一书记三大员”工作机制,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特聘服务团制度,引育一批新农人、乡村工匠和创业团队;实施乡村职业经理人试点,示范打造乡村运营和服务品牌,推动乡村由以建为主向建设与运营并重转变。
宁德是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中走出特色化之路。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宁德优势,加快建设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努力打造具有宁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重要窗口。办好“二月二”“三月三”等特色民族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好畲族文化园等载体,打好畲族歌舞团等特色品牌,加强畲族婚俗、武术和畲医药等非遗保护传承,争创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讲好“山海宁德·福籽同心”故事,支持福安建设共同现代化试点,培育更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走好“特色路”!“宁德样板”这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