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0!不能忘记的数字……
7630
这是一串我们不能忘记的数字
据《福建省烈士英名录》
闽东在册烈士7630人
值此清明节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
一同缅怀闽东英烈
代表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
铭记他们的奉献与牺牲
蔡威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蔡威(1907—1936),原名蔡泽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宁德蕉城人。历任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参谋、红四方面军第二电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为粉碎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多次进攻和围剿,破译密码屡建奇功,为配合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红军无线电通信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36年9月22日,蔡威因长期繁重工作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年仅29岁。蔡威烈士的一生短暂却永恒、无名却伟大。
马立峰

“麟江载送天源水,洗尽人间万古愁。”
马立峰(1909—1935年),又名泽祥,福安溪柄镇马厝村人,闽东党组织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1927年马立峰与国民党左派青年一道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发动工农革命运动。1931年2月任县委书记,发动领导平粜、赊粮、抗麦债斗争,创建闽工工农游击第一支队。1932年9月14日,和詹如柏等发动威震闽东的“兰田暴动”。1934年初,与叶飞、曾志、詹如柏等发动领导了全区性农民武装暴动,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同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主席。
1935年初,在闽东主力红军撤出中心苏区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留下布置转移和隐蔽工作,坚持斗争。2月8日,在柘洋下坪村被叛徒杀害。
阮英平

“一心一意干到底,决不回头!”
阮英平(1913—1948),福安人,闽东苏区的优秀领导人之一。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安德县委书记、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闽浙边临时省委委员,闽东军政委员副主席、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中共闽浙赣省委常委、军事部长兼闽东地委书记等。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阮英平带领群众和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闽东根据地成为南方各省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坚持得较好的地区之一。
1948年2月3日,阮英平在前往福州的途中,因歹徒偷袭不幸遇害。
黄孝敏

“收天下春归之腑脏,造一世福鉴此心肠。”
黄孝敏(1907—1937年),又名黄孝闵,古田县平湖镇达才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与陈炳等组织成立闽东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古田特别支部”。他领导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发动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革命根据地,足迹遍及闽东、闽中。
1937年2月,黄孝敏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他表现得无比坚强,始终恪守对共产主义的坚贞信念,严守党的秘密,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同年6月23日,黄孝敏从容就义,年仅30岁。
凌福顺

“我凌福顺会绝代,革命永远不会绝代!”
凌福顺(1912—1936年),周宁县纯池镇莲地村人。1932年4月凌福顺参加革命,1934年8月,他组织发动周墩农民于当年10月举行暴动,并配合闽东红军独立师攻占周墩县城。1935年8月,凌福顺任闽东红军独立师周墩独立营营长,率部转战周宁、寿宁、建瓯、福安等地,屡建战功,威震敌胆。
1936年4月5日,凌福顺为掩护战友被捕。在被关押的20天里,他铁骨铮铮不为所动,4月25日,他被钉在十字架上,遭受酷刑就义。
叶秀蕃
范浚
柯成贵
蓝阿嫩
……
7630名英烈
用鲜血和生命
守护住了山河
如今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可是他们如愿的眺望
今日清明
缅怀先烈
英雄不朽
吾辈自强!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蓝青
审核:吴宁宁 梁辉约
责任编辑:蓝青
(原标题:7630!不能忘记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