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 | 福安:“链”上聚合力产业增活力

从福安城区出发,向东南行,湾坞半岛开阔地带上厂房林立,30多家不锈钢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过去一年,福安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超2200亿元,实现8.7%的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
“企业提出需求,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党委按图索骥,职能部门靠前服务,促成年产60万吨400系冷轧不锈钢项目落户湾坞半岛。”这几天,福安市工信局副局长王文恒一头扎在湾坞半岛,就新项目选址、生产线建设等事宜与项目负责人深入沟通,推动项目动工开建。
王文恒还有两个身份——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副书记、不锈钢产业专班工作人员。他说,过去福安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处于“拼图”阶段,着眼于产业延链补链,不锈钢产业专班主要是安排人员直插现场,一对一解决项目用地、用电等要素保障问题,对链上企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不深。随着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拼图”日趋完善,找准链上企业发展共性问题,才是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青拓集团超薄手撕钢车间 张文奎 供图
2023年,福安以青拓集团为龙头,探索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党委模式,由产业链牵头部门、“链主”企业担任“双链长”和党组织负责人,在“链上”确定N个核心企业、X个要素保障部门,构建“2+N+X”工作体系,横向打破企业边界,纵向链接产业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职能单位。
随着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建立,11个建制式党组织、项目临时党支部,21个“党员先锋车间”“党员先锋实验室”成立。由处级领导任产业链党委书记,工信局、青拓集团相关负责人任产业链党委副书记,鼎信实业、青拓实业股份等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产业链党委委员,职能部门、属地村镇党组织等任成员单位。“每一层级都能找到对应负责人,链上企业的需求不到10分钟就能传达到产业链党委书记那里,能不快吗?”王文恒说。
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上流动党员多,这些党员大部分是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能手,他们对产业发展共性问题看得准。
“湾坞半岛冷轧生产线少,还可再落地一个冷轧项目,延伸产业链。”去年9月,一场党建联席会议上,青拓集团党委负责人道出链上企业的心声。随后,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党委派单给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部门接单后迅速启动招商机制。在青拓集团牵线下,当年10月,相关部门便与广东润鑫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仅4个多月,年产60万吨400系冷轧不锈钢项目成形。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企业问题能快速回应,我们做服务也有抓手。”福安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吴雄介绍,链上企业“点单”、产业链党委“派单”、职能部门“接单”、企业“评单”的服务闭环更加畅通。目前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党委共协调解决产业链上企业问题诉求162件,解决用海用地审批等各类问题46个,引进紧缺急需人才95人。
“产业链好,企业才更好。”在青拓集团行政部副总经理刘永清看来,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不仅是做好自己的事,更是做好双赢、多赢、共赢的事。

生产图
作为一种节镍不锈钢,400系不锈钢价格较300系不锈钢、200系不锈钢有优势,但囿于成形性能、可焊性等优势不及300系不锈钢,使用范围受限。“去年之前,300系不锈钢、200系不锈钢和400系不锈钢的市场销售份额比约为5∶3∶2。”刘永清介绍,随着300系不锈钢利润空间被压缩,医疗器械、汽车配件等领域不锈钢需求量增加,400系不锈钢迎来了发展机遇。
要抓住机遇,400系不锈钢须练好“内功”。“400系不锈钢产品的性能优化涉及合金配比、热轧、酸洗等全流程,技术含量高、牵涉企业多。”刘永清说。
得益于产业链党委牵头,青拓研究院、鼎信实业、青拓镍业等上下游关联企业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扎根一线把控各项技术工艺。
产业链各方协同创新,400系不锈钢产品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去年,青拓集团单月400系不锈钢产量首次超过200系不锈钢。
“党建引领,链上企业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上下游产品的技术性能,还让整个产业链韧性更足。”刘永清告诉记者,湾坞半岛现有不锈钢企业30多家,过去企业按照计划进行订单生产,彼此间沟通少,产业链党委建立后,上下游企业间的黏性增强了,大伙一起攻克技术难关、一起闯市场。
在福安,除了不锈钢新材料产业,电机电器、按摩器具等也构筑起“百花齐放”的产业架构。当地立足产业优势,建成产业链党委5个,由10名处级领导“分链挂钩”、6个部门“驻链帮扶”,实现128家企业、63个企业党组织、720多名党员纳入覆盖范围。“我们将持续推进党建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链上企业聚力发展,不断培育壮大产业优势。”吴雄说。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陈娥
审核:林哲雨 梁辉约
图片:闽东日报社图库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福建日报 | 福安:“链”上聚合力产业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