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茶香氤氲龙虎山 产业振兴富武曲
暮春时节,寿宁县武曲镇龙虎山茶场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春茶开采季。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忙碌地穿梭于层叠的茶垅间,指尖轻捻嫩芽,茶香随风弥漫。
这座占地1200余亩的茶园不仅是寿宁茶产业的标杆,更承载着茶界泰斗张天福的珍贵记忆。上世纪70年代,张天福曾在此潜心研究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推广低产茶园改造和制茶工艺革新,为武曲乃至寿宁茶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茶场内仍陈列着张老的手稿与茶样,成为“茶仙小镇”文化底蕴的象征。近年来,武曲镇以龙虎山为核心,推进“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建设“产、学、研、旅”一体化示范基地。通过引进金牡丹、金观音等高优茶树品种,改造低质茶园3000余亩,全面提升茶叶品质与产量。
茶叶质量是产业的生命线。近年来,武曲镇依托科技支撑,推广生物防虫技术——粘虫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措施,并结合无人机飞防技术,实现茶园生态平衡与安全生产。同时,全镇23家茶叶加工企业引入先进设备,建立标准化生产线,推动白茶、红茶等特色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武曲镇全镇茶园面积达1.96万亩,产值突破1.6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黄金叶”。
武曲镇还以“茶仙小镇”为定位,将茶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不仅保留张天福文化遗迹,还开辟了茶旅体验线路,吸引游客参与采茶、制茶、品茶活动。同时,结合柑橘产业打造的“茶果飘香”景观带,形成“春采茶、秋摘果”的四季农旅模式。
产业的兴旺发展也吸引了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承天村党支部书记范学强带领村民发展1500亩“红美人”种植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产销两旺;茶企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育非遗制茶传承人,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如今的武曲镇,茶山叠翠、果园飘香,昔日的偏远小镇正蜕变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从一片茶叶到一座产业强镇,武曲镇以龙虎山茶场为支点,撬动了生态、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未来,武曲将继续深化“1+4”特色产业布局,做强茶旅融合文章,让“茶仙小镇”的芬芳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黄璐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寿宁:茶香氤氲龙虎山 产业振兴富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