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0年成功申报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宁德网
科技日报消息 三江源、梵净山、九寨沟……各展区用多元手段呈现着作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云山雾罩、碧水荡漾,带给人一丝清凉。
7月30日,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5周年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举办。“40年来我国成功申报了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位居世界第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在开幕式上说。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为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打造科学基础,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力量,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和保护全球生物圈资源。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说,“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就是特别强调以科学基础为指导的保护。
自然调查还需更多科学数据
“1973年,中国派代表团赴巴黎参加‘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二届国际协调理事会,代表团骨干就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说,中国科学院在生物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领域有50多个研究实体,200多个野外台站,其中相当一部分台站就设立在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保护区内。
在许智宏看来,自然资料是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我们的工作起步晚,时间短,没有长期记录,资料是破碎的。”他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保护区有着清楚、完整的自然资料,包括水文、土壤、多样性等等。这些本底资料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生态发展趋势。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植被生长地、动物栖息地都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长年累月的环境调查搞清楚保护区的动态,才好采取相应措施。”许智宏举例,比如西北一些保护区,羚牛长得大、吃草多、繁殖快,一旦把草都吃完了,别的动物就没食物了。类似这种情况,就需要做一点人工干预,维持生态平衡。
许智宏指出,目前我们的自然调查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保护区只是开始利用新装备收集资料,并没有科学利用需要的数据。“所以人与生物圈委员会要组织培训,教他们怎么利用好这些资料,不要等科学家来才做。其实只要受过一点训练,就可以对数据做初步处理了。”
黑科技带给保护区“意外收获”
“现在有了无人机、红外相机,调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许智宏感叹,过去依靠巡逻员白天巡视,不仅辛苦,取到的数据还很有限,因为很多动物是晚上活动的。而如今把红外相机放在那儿,一个月就能取回大量资料。
“2009年我们首次利用红外拍摄,才发现卧龙有雪豹。”来自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施小刚说。作为一名保护地基层工作者,他刚刚获得2018年度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绿色卫士奖。在卧龙工作了26年,他的经历听起来令很多人羡慕不已——与熊猫、雪豹“共舞”。
但实际情况却是难以想象的艰苦。施小刚介绍,卧龙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很陡峭。调查雪豹的地方,坡度基本上在60度到90度之间,海拔在5000米以上,且常年积雪。
2016年,在对全区463平方公里进行了网格化的红外、紫外设备布设之后,他们用一年时间收集到1000多张全区雪豹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的照片和32分钟的视频。施小刚说,通过对豹纹的纹路鉴定,初步判断卧龙有至少26只雪豹。
“今年我们要做一个更具科学性的调查,通过收集粪便、毛发等鉴定雪豹个体的DNA、性别等。”施小刚说,特别是利用粪便成分分析雪豹的食物组成,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主要食物进行调查,比如岩羊、鼠兔。“要了解这些食物的总体状况,看是否可以满足雪豹的生存需求。”
野外采集的数据越多,分析的准确率就越高。他们制定了一个5年的雪豹调查计划,施小刚对此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