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属学校或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应设必要过渡时限
记者昨日获悉,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就做好2016年我省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相关学校。省市属学校根据需要,纳入当地多校划片范围。
省市属学校
根据需要多校划片
根据通知,义务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可继续实行单校划片方式招生;教育资源配置尚不均衡、市民择校意愿强烈的地方,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可结合“小片区管理”,稳妥、适时、因地因校制宜实施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到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施过程务必公开、公正。
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相关学校。实行多校划片,要统筹学校生均资源配置,避免加剧“大校额”“大班额”现象。省市属学校根据需要,纳入当地多校划片范围。
多校划片应设立
必要过渡时限
为使片区范围更合理,通知要求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适龄儿童规模、分布,校点布局、办学容量,交通状况等因素,坚持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乡镇)、路段、村居、门牌号等,确定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片区。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的不均匀性、街区形状的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招生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对于新建学校或新建居民小区的划片,以及需要对现行片区进行调整或准备实行多校划片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现代治理理念,启动教育重大决策程序,充分征求社会群众意见,公开划片工作程序和内容,做到公平、公正,提升公信力。划片及片区调整工作备受关注,应当提前广泛告知,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
学校不得与单位
“共建”招生
《通知》要求,各地要向社会公布学校的办学性质,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招生办法、程序,报名时间地点,所需的证件材料,咨询电话,以及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规范招收政策性照顾对象。对于台商子女、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等政策性照顾对象,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不得随意扩大照顾范围。
学校不得以与部门(单位)“共建”名义违规招生;严格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严禁以特长生名义违规招生或跨区域招生;严禁招收任何名义的“条子生”;严禁将各种竞赛、考级和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严禁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各地教育行政、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各类招生腐败行为,核查属实的要从重从严处理,公开曝光。
随迁子女入学
实行混合编班
随迁子女入学方面,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材料要求,提供便民服务。
有学位余额的公办学校都要开放接收随迁子女,并采取自主报名与随机派位相结合,或者积分入学等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入学。学校要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就读学校和城镇生活。对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凭经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原则上按所在招生片区安排其子女就读。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