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福建新闻

红色党旗引领“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奔小康

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一)

2016-08-22 21:23 吴圣锦

1-3

讲解员钟鸣在红军长征“零公里处”石碑前讲解。

宁德网消息(本网特派记者 吴圣锦 文/图) 22日下午,“长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宁德网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红色旅游带动了中复村所在的南山镇的发展,可以说是打通了该镇发展的“任通二脉”,红色旅游渐渐火了,现代农业借助互联网渐渐活了,当地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享受到了甜蜜的滋味。

红色旅游火了 中复村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

“各位记者朋友,你们知道有一句关于红军长征的话:‘ 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最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 。’吗?这个福建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长汀县南山镇钟屋村了......”今年52岁的长汀县红军革命事迹陈列馆讲解员钟鸣饱含感情向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的记者们讲解起了红军革命这段历史的点滴辉煌事迹。

中复村是长汀县的南大门,当年中央苏区的东大门,1930年,中央苏区时期,该村成立红屋区苏。1934年10月,红军松毛岭阻击战失利实施战略大转移以后,国民党重新占领这个村庄,为纪念这次胜利,国民党把钟屋村改名为中复村,就是中央军光复该村的意思。而中复村的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在此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生活和战斗过。

“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的出发点了......”在这座刻着“零公里处”四个大字的石碑前,讲解员钟鸣继续给采访团讲述当年的革命事迹。钟鸣告诉记者,长汀中复村红色旅游一年比一年要火热,今年他已经给400多个团讲解了中复村这段辉煌的红军革命历史,几乎每天都有来观光的旅游团,还有一些是自驾游的等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当年,中复村一带的群众跟随红军长征的就有六、七百人,他们几乎都再也没有回来。

而现在,这里也成了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松毛岭战斗战场遗址群,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白叶洋红九军团前线总指挥部、红军救护所旧址,红二十四师师部旧址,松毛岭战斗红军战地医院旧址,红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九厅十八井,红军桥(红军征兵处)旧址、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司令部旧址等等。

红色旅游火了,位了有效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给当地百姓致富造福,中复村所在的南山镇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来此的游客慢慢变多了,也带动了旅馆业、农家乐、水果业的发展,去年中复村就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

1-2

采访团走进邓坊村百香果种植基地

 姜糖、老酒和百香果三大产业搭上互联网巨轮

走进该镇邓坊村,成片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近年来,邓坊村党支部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邓坊村形成了山上油茶、田里果蔬、水里鳗鱼“海陆空”立体生态产业基地,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形成农村发展和党建工作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1-1

百香果

南山镇党委组织委员罗海铃说:“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形成了姜糖、老酒和百香果三大产业,我们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淘宝、微商城来进行对外销售,充分利用起能利用的渠道了扩大销售渠道。”

2014年6月,南山文钰家庭农场成立,通过第一年在南山镇邓坊村流转土地135亩,种植百香果135亩,通过1年多发展,农场百香果基地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年产值达108万元,纯收入达43.2万元。随后,该地积极引导和示范带动了300多户农民种植百香果近2000亩,亩平均产值达6000多元,户均增收20000多元,使百香果成为了南山一大产业,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喜人的丰收成果。

责任编辑:吴圣锦

关键词

复村 百香果 红军 邓坊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