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江良热/秋游笔架山

2015-09-21 10:15 来源:宁德网 江良热

  宁德网(江良热)师范刚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在笔架山下的慈云小学。笔架山主峰海拔1350米,是本镇的最高峰,也是本镇的名胜。“近水楼台先得月”,游赏笔架山,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带着本班学生去游了一回笔架山。准备好必要的干粮,我们的队伍就出发了。我们沿着一条崎岖蜿蜒的小路上山,一路上孩子们欢声笑语,兴奋之情难以抑制。

到了半山腰,有一个小小的水库,绿如翡翠,平静无波,倒映着四周的景物,仿佛天上掉下来的一面宝镜,令人称奇。

靠近山顶的地方,有巨石如台,巨石旁边有两棵野荔枝树,上面挂了不少果,或黄或红,点缀在绿叶丛中,煞是好看。荔枝乃佳果也,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野荔枝”,尽管没有尝过,仅凭它的名字,就足以诱人了。

山里的孩子,一个个灵活得跟猴子似的。他们纷纷要求上树摘野荔枝。经过商量,我们决定让两个爬树厉害的同学上去摘,但是不要摘太多,以便留给后来人品尝。当时的学生多么听话啊!其他人在树下静静地等,上树的同学果然只摘一些,而且全部充公,掏出来摆在地上,由老师进行平均分配。野荔枝和荔枝虽然外观有点像,但完全是两码事,二者的果肉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野荔枝的果肉黄而多仔,也不怎么甜,其实是没什么可吃的,不过名字好听而已。但是摘野荔枝的事,却让我颇感欣慰。

巨石旁边有条小路,往下走就来到一个可容纳数十人的石室,石室的里边有个石洞,洞里有一眼清泉,被人们奉为圣水。有个同学说她以前进入过石洞,洞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神奇景观。被她这么一说,我顿时来了兴致,也想一探究竟。但是石洞比较狭窄,无法让大家都进去,于是除了作为向导的同学以外,我只带上班长和学习委员进去,而让其他同学在外面待着,等我们出来之后再告诉他们里面的情形。

洞里很黑,我们又没带手电筒,还好石室的供桌上有酒盏、蜡烛油和火柴。我们把烛油收集起来,放在酒盏里,又搓了一条灯芯,做成一盏简易的蜡烛灯,然后举着这盏灯,四个人一起摸索进去。洞不深,没走多远就到了尽头。头顶是块巨石,表面沁出水珠,水珠折射烛光,形成虹辉。所谓的神奇景观,原来指的就是这虹辉呢。后来蜡烛灯灭了,我们便摸黑出了洞。

然后我们又爬上主峰,在峰顶上我们不但领略到杜甫诗中所描绘的“一览众山小”的胜景,还看见远处的古田翠屏湖,铺展在半空中,离天那么近,仿佛成了一个天湖。我们尽情高歌,尽情游戏,尽情说笑。白云为我们驻足,清风为我们助兴,飞鸟为我们喝彩。我们快乐无比,尽兴而归。

在这次游览中,学生严明的纪律,同学之间的团结,师生之间的融洽,令人感动而且难忘。

责任编辑:郑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