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牛矢墩(福鼎)/豆芽的节日

2015-09-21 10:18 来源:宁德网 牛矢墩

  宁德网(牛矢墩(福鼎))我孩童时的记忆,豆芽与薄饼相会,就是民间传统节日的到来。过去乡村逢年过节,人们没什么好吃的,乡村普通百姓餐桌上唯一少不了的是豆芽包春卷。农家自制豆芽,从端午节吃到中秋节,这是豆芽的节日。

春卷主要原料豆芽,春卷皮俗称薄饼,是用面粉发后在火热的平底窝上一张一张烙出来,等量的面团烙多少张薄饼是有定制的,厚薄均匀,考验烙薄饼师傅的手艺,一般人做不来。因此过节包春卷用的薄饼往往都是市场上买现成的,而豆芽因制作简单,人们多自备。因此,每年端午节起,村里的老井台上立着一排齐整的瓦缸,瓦缸多长条形,开口适中,便于浇水培育。往往每户一个瓦缸,家里人口多的,还有育多缸的。人们将瓦缸底凿几个小洞出水。

制豆芽要先选上好的绿豆,先在家里的盆里用温水泡一两天,开始冒芽。在事先准备好的瓦缸里,割几片棕树叶垫缸底。棕树叶有支撑强度,将其叶片支在瓦缸底部。接着将已发好芽的绿豆置在棕叶之上,上覆盖撕成一丝丝的棕叶片条或荷叶,这样往里浇水时,不至将缸底平铺的绿豆冲散,刚冒芽的绿豆保持较好的向上生长态势。

刚冒芽的豆芽,必须每天浇水。放置在井台旁育芽菜,主要是方便取水浇水之需。每天清晨,人们到井台挑水时,顺便给自家的豆芽缸浇几桶水。没空的只要吱一声,人们顺手也会帮忙浇一浇。有的揭开棕叶,察看芽苗生长情况,看节日吃来不来得及,时间有点紧,就要勤力浇水,晚饭后再补浇一次,芽苗就会长得更畅快些。

有一年,我刚好正给自家的豆芽缸浇水,有一过路人戏耍年少无知的我,说我家的豆芽缸底漏水了,豆芽怎能长好。我浇水时低头一看,果然水浇下去,就潺潺从缸底冒出。路人说要使豆芽长得又好又快,最好堵住缸底的出水孔。我不懂事,就按那路人说的将自家豆芽缸的出水孔用细布条堵了,结果豆芽全烂根臭了。回家被父亲训了一顿,因为做错事了,我还不敢说出事由。

正常自制豆芽约10天就可以起豆芽了。人们拿着面盆到井台边取芽菜,小孩子紧跟着一起掏芽菜,小心翼翼将上层长势较好的芽苗拔出。取芽意味着可以包春卷了,往往此时最激动的是小孩,急不可奈、蠢蠢欲动想探手触摸小嫩苗。这个时候不能让小孩胡来,如果不按规矩来,任小孩胡乱拔弄,弄乱整齐的芽苗,下次不好掏不说,也会损伤芽苗,可能导致烂苗。因为时间或浇水等原因,各家的豆芽长势不一,到节日了还不能吃上的,只要吭一声,就可以到邻家的豆芽缸内自行取芽享用。那时人们非常淳朴,即使你不说拔去一些,也没人在意这些。

常言道“年没看,节没看,就看中秋、七月半”,除了中秋节相对集中,七月半向来“下南三、本地四、山哈五、乞丐六”之说。“七月半”刚好农村“双抢”结束,又是民间祭祖的节日,也称鬼节。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真正闲下来,可以坐下来好好吃一顿。所以,农历“七月半”那阵子,许多家庭每天都包春卷,很快井台上自制豆芽缸也见底了,该是起新缸的时候了……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每天都像过年,孩子有的是吃不完的零食,怎能体会那疯狂的豆芽节日呢。

责任编辑:郑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