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萧然/高标谁与伍

2015-11-01 09:49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萧然)荣是亲近自然的绝妙之地,去柘荣不能不登东狮山。其山形似狮而得名,海拔1480米,为太姥山山脉的主峰。东狮山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集太姥山的奇伟雄姿,兼武夷山的柔媚挺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清闽侯举人江西信丰知县徐友梧曾留诗赞曰:“绿帜插云霄,岩岩众山祖。太姥在下峰,高标谁与伍。”

东狮山有许多八仙的美丽传说,仙掌泉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相传八仙曾游狮山,正逢炎夏,吕洞宾随手插入岩石中取水解渴。从此后,岩中留下巴掌大的孔穴,泉水汩汩,终年不断,“仙掌泉”因而得名。凡有游客到此,总忘不了掬饮清洌甘甜的“仙泉”,饱览“仙泉喷雪”的奇景。百丈灵岩在东狮山北麓的雄狮张口处,号称闽东第一岩。八仙洞终年云雾萦绕,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府仙地。每到冬季,洞前结满冰柱,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美不胜收。山凹处有个罗隐湾,相传晚唐诗人罗璜(罗隐),四处云游,慕名来到东狮山,在百丈岩附近,大腿被菅草割破,即时感叹,脱口而出:“柘洋好东山,会出虾蒙不出菅。”自此,这山凹便不风菅草,后人便称此地为“罗隐湾”,即“罗隐盆谷”。

从柘荣的许多窗子都可以看到东狮山的顶,登上百丈岩极目远望,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山脚下村舍错落,田畴如画;城区楼宇林立,龙溪如带贯穿南北。东狮山山腰密林中始建于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唐高僧一行和尚从浙江天台云游至此见广福寺环境幽雅,鳌鱼山面临清溪,形如半月沉江,山麓处白云缭绕,氤氲不散,祥光闪烁,随咏诗句:“白云古刹景清幽,半月沉江吉水流。”该寺高僧辈出,至今民间还流传该寺得道高僧的神奇故事。人类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南麓的后井、洪坑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箭、石斧;前楼出土汉唐古钱币120多种,碗窑村的宋时窑群遗址有唐宋年间的各种陶瓷30多种,山麓下的“泰安宫”,是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的义军练兵场,还有明湖广布政司游朴之墓,还有石亭、石坊等名胜古迹。

我们在黄昏时登山,秋天的松树林,地面落满松果,岩石像黑色的羊群,伏卧在灌木丛林中。暮色中的马仙雕像是厦门大学李维祀教授绝笔之作。这尊塑像分为三个部分,最底下的乃是马仙得道成仙的百丈岩,中间部分便是马仙脚踩的祥云,马仙自身高度为18米,代表她18岁得道成仙。整尊塑像由365块花岗岩组成,象征着年年365天,马仙保佑百姓天天平安。相传马仙祖籍浙江秀州华亭,是马二公的三女儿,名马元君。其自幼聪慧,秉性高洁,深明玄理,有慕道济世之心。马二公为回避朝廷再次起用,迁居浙江泰顺百丈漈。不久马二公逝世,妻女又迁居浙江景宁鸬鹚岭。马姑三姐妹,日耕夜织,侍奉老母。有一天马姑手提织纱上集市换米,行至赤岩石门处,此时玉帝派一神仙化为鹤发老人下凡,欲渡马姑成仙。马姑见老人忙行礼让路,老人以财、色、猛兽三试马姑,马姑于钱不收,于色不理,于猛虎不畏惧。老人知马姑不凡,现出真身并开示:“你孝顺善良、胆略超人,玉帝令我渡你,不久你便可成仙。”马姑18岁是年七月初七,在住处附近狮子岭采药时,升天成仙。柘荣有文字记载马氏天仙,始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当时柘荣与江淮一带一样大旱如焚,民众纷纷叩天祈雨。柘荣信众在城西仙屿顶设坛,步行200多里至浙江景宁鸬鹚岭迎马氏天仙。马仙来后显灵于东狮山之巅,不日天降甘霖、滋润禾苗,当年五谷丰收。马姑见东狮山群峰耸立,草木丰茂,景色清幽,叹为人间仙境,便从浙江乔迁柘荣东狮山灵岩洞修炼。从此,马仙大德化灾、普降甘霖,驱除瘟疫、保境安民,崇尚孝道、启迪教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代代相传。传说马氏至孝,未登仙时,家贫,亲身为佣得薪米以养姑,艰辛备尝从无倦怠,于是姑得所养而善终。因此,祈雨是马仙最神奇的功德,而“孝”、“和谐”则是马仙功德的精髓。每年历时近20天的马仙迎送巡游仪俗,是闽东乃至浙南规模最大、最为隆重、最有影响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百千万人怀着谦卑与神圣之心,和神灵一起尽情狂欢。

在东狮山常想起游朴,相传其4岁识字,能辨平仄,9岁能写文章,作诗赋,时人称为神童。其于隆庆元年(1567年)中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游朴为官刚直不阿、不畏权势,任广东按察司副使时,察知当地总兵李栋勾结城社势力,鱼肉人民,官吏士民敢怒不敢言。他不顾自己安危,挺身而出,呈文举报,挫其气焰。游朴任湖广布政使司右参知,分守荆西道,驻扎承天府带领德安府期间,荆门州世豪李天荣(一作李天云)拥有党羽千数,遍布郡邑,把持官府,擅自增加州赋,士民受害,怨声载道。游朴将李天荣及其主要爪牙逮捕下狱,宣布李天荣罪状,判他死刑。百姓称快,奔走相告:“吾自此眠始贴席。”李天荣党羽勾结贪官污吏、太监奸臣一班人,到处煽惑造谣,进行攻击报复,致使游朴被迫辞职。当地士民挽留不得,护送他至百里外泣别。荆门乡宦余贤等人为立《游公大政记》颂其德,礼部李维祯为立“去思碑”以志念。游朴辞官归里后,绝意仕途,穷研经史,不废吟咏,与弟游诏白首同居,共叙天伦之乐。

我登过许多山,但苍茫浸透入心之感,只在这里体验到。岁月的轮廓被时间慢慢拉长,揉碎了,浇灌在山底下。诗篇和酒香一起,低低地埋藏在城下,点亮万家灯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切所谓的向前,也许都在怀念着源头。明代游朴曾言“柘虽僻,而实有特引全闽之势。官其地者职虽薄,而实有式遏乱萌之劳,非他可比。”几年前,薛君到此赴任主政,提出建设“海西药城”和“生态养生城”的目标,力推构筑生物医药集群、打造百亿海西药城。我曾诗赋以贺:“归宰龙溪七月中,未及欢送榴花香。‘两城’引势非他比,鲲鹏振翼勇担当。狮山有幸逢君归,镜台无眠坐觉空。何时樽酒不言醉,白鹤岭下望朝晖”。想不到短短几年,柘荣在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寿之乡、太子参之乡之后,又成功摘取福建首个“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荣获亚洲金旅奖·首批最美生态旅游和十佳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而今“文化柘荣”又风生水起,不禁令人赞叹:“东山秉高鉴,龙溪又一载。猛志四海坚,气岸云堪裁。”

生命里更多的回忆只是脑中一种清浅的记载,多少次路过也不会探及灵魂。而有的回忆,却宛如名贵而脆弱的瓷器,只有小心收藏,不可触碰。秋夜,我看见柘荣象从天上落下的一个果子,尚未敲开,充满神秘的内核。我预感到什么,东狮山的夜晚深刻在我的生命中。

责任编辑:smq

关键词

马仙 游朴 马姑 柘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