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彭丽/草木家园

2015-11-15 23:18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彭丽) 春繁秋茂,杂花交糅,故乡是草木的故乡,草木是诗里的家园。我的闽东故乡在各色草木里纷繁成长,而那些草木隐身于苍茫的浩繁经卷里,只留下一些模糊不清的过去,在眼前的乡村与书卷里的记录里,指引你我去寻访它们的前世今生——

【甘棠】 我在路过福安和屏南的时候,遇见了甘棠,那时雨季。国中的雨下在六朝是胭脂雨,下在北魏就是伽蓝雨,只有下在今朝才是沾染着具体乡愁的甘棠雨。“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这是甘棠遗爱的典故由来,故事起源于三千年前,叔父召伯辅助周成王治理天下。他长年在民间巡行了解民情,为人们排忧解难。每到一地,召伯只在路边的大树下搭个粗陋草棚宿夜,不愿去打扰当地居民。这与古人“卑宫室”的道德礼法观念有关,更与个人的德行有关。召伯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的德政,不忍砍伐曾经为他遮荫的甘棠树。 “我看见甘棠树就像看见了宗庙一样肃然起敬。”——孔子说。此后,汉家土地就有了许多以“甘棠”命名的村落和山水。 “甘棠甘棠,召伯所说”,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词汇,在你我对诗经的想像中和与山水古村的相遇中重叠、定格。那甘棠就是梨树,外婆家的山村里曾经有几棵老梨树,在三月清明微雨的清晨,梨花如雪。风吹过,梨花和着细雨,以飞舞的姿态从树梢降落至人间。站在落英缤纷的梨树下,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

【飞蓬】 一丛丛苍茫茫的绿,伏地成长,在原野高岗蔓延。茎叶比根要大一些,风若大,居然就能连根拔起,从此野外飘泊,身不由己。于是乎,就有了“生如飞蓬”之叹。有泥土的地方就有飞蓬,这也是面对命运无常的最好方式。飞蓬静默不语,在风烟雨雪、乌兔相啄里,任由自然的眷顾抑或淘汰,委身于平庸嘈杂的尘世,自顾自荣枯往复。它仅仅是一株卑微的草,人们甚至很少提及它的名字,尽管这名字俊逸而轻灵,有着类似于花落清尘般的诗意。蓬草幽微,深有隐意。深到只能追寻渐行渐远的文脉,从诗三百的字间行间找寻到;或是在一段美好的爱情里,遇见它:“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夫君东征去,妻子无心梳洗打扮。不是因为缺少胭脂,是缺少欣赏的人。后来的人也是这样说的,女为悦己者容。人之一生,花开一世草木一秋,遇见有缘的便去珍惜,遇见无缘的,就像看见了道旁的飞蓬,轻飘飘,晃悠悠,就这样不经意地飘出了你的生命痕迹之外。一转眼,又是纷纷白茅入我蓬首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飞蓬草,是否有欣赏你珍惜你的人去拾取、保留?

【蒹葭】 路旁苦蒿都已高过人头,满目是生命的成长。秋阳沐浴着田间山谷,丰收的稻谷垂着饱满的穗。蒹葭,就是芦苇。《本草纲目》说:初生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为苇。生于水畔为芦苇,其叶柔韧可为席;长于山间为芦花,可作笤帚。诗经里的蒹葭是芦苇,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阳光温淡,岁月静好。如女子一般姝好的植物,或者,在水边引人无限遐思的女子婉如蒹葭静姝,体态摇曳生姿,性情则如水至柔。这一切宣示着关于女子的意义:柔。柔,是柔荑的的美好,也是蒹葭的典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一幅四时有序的西周秦地乡村图卷,悠然霜降,时间停驻在茂盛芦苇的河岸。一丛丛在诗经里洋洋生长的芦苇,沿着华夏文明的大道,从三千年前的周南故土一直摇曳到如今。妖娆不失端庄,多情不失礼数。秋风吹过,河岸上蒹葭们远近高低起伏,茫茫苍苍,但见花穗俯仰,如絮纷飞。迷离了欣赏伊人的君子,也迷离了千年后泛黄书页前的你我。

蒹葭、苕、夭桃、萱草、佩兰……闽东乡野里有的是这些灼灼其华,而国风里有的是棠棣蒹葭,卷耳芍药,木瓜琼瑶。读着看着,就如同坐在春秋繁露的河岸,远处山有扶苏,近处隰有荷华,手边是荑草盈盈在握。就让这三千年文脉在眼前的草木世界里延绵不休,让你我的灵魂走近那个由草木构成的家园。

责任编辑:smq

关键词

飞蓬 甘棠 蒹葭 召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