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侨花更妍
宁德网消息(阮兆菁)每天清晨打开微信,朋友圈里的微信内容总是让人激灵,尤其是东湖的美景更是给人一种力量,一种乐观向上的自信。“东湖牧渔图”那温馨而亲切的画面让人印象深深:夫妻二人一人挥手撒网,一人收获满满的秋天。霞光映衬着整个东湖,那微微漾开的湖面,被染成一片酡红。从他们轻松的摇桨声中,甜蜜的生活向他们表达着暖暖的心意。一轮红日跳出海面的瞬间,湖中的太阳折射出一方圆柱,在远方的视野里仿佛一帧淡淡的油画。镜头对着彩虹大桥,恍惚间魔幻出四枚彩虹,此情此景,真的是美到极致。只要你经常漫步于东湖两岸,这样的景致总会时不时地掠过你的眼前。“早安,东侨!”这样的问候也总是那样纯朴自然。
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体检,医生和朋友们都建议:走路,让生命运动起来!于是南岸公园就成了每天晚上走路的好去处,每次总是沿着南岸的湖边走上完整的两圈,费时50分钟,要是遇上无风的天气,也会汗花尽显,筋骨酸涩。一路上所见尽是美美的画面:年轻的情侣们或依偎窃窃私语,四目含情;或在木栈桥上观赏远处的风景,不经意间将大把的笑声撒向空旷的湖面;或牵手徐徐而行,身旁的宠物小狗也像是一蹦三跳,开心至极。老人们在秋风的微拂中碎步其间,怡然自得,晚年的生活也显得丰富而多彩。小屁孩们则是踩着滑板车,一溜烟呼地飞身而过,留下一长串银铃般的笑声。广场上一大群“大妈们”踏着有节奏的音乐跳起最为流行的舞蹈,旁无若人地扭着、舞着,释放着无言的热度,让生活的烦忧随风飘散。要是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欣赏着对岸灯光璀璨,聆听着身边涛声依依,闭目养神,让心灵放松,何曾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我想,与南岸公园毗邻的10多家楼盘,正是仰赖南岸公园的绝美景观,吸引着人们筑梦的脚步,在这里垒筑起安居之梦,成为一名永久的东侨人!
近日,一同事把家安进东侨的一个靠湖的楼盘,站在阳台上极目远眺,东湖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情朗朗。主人夫妻亲自下厨,端上了近20盘海鲜美味,盘盘精致,馨香可口,看得出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夫妻两人一个晚上总是笑吟吟的,那是在东侨这块风水宝地上孕育出的一种原动力,衍生出的一种精气神。老家一个朋友的孩子“不小心”考上了公务员,朋友当即决定把家安在美丽多姿的东侨。连日来,带着他逛遍东侨所有的楼盘,看得他连连发出惊叹,昨天打来电话说要成为东侨的永远居民了。这也是东侨之幸,东侨之福呀,山、水、湖相衬的东侨啊,怎能叫人不爱您?
于是乎,东侨这块有福之地,成了摄影发烧友的天堂,也成了文学艺术爱好者激发灵感的乐园。文学作者和画家们携手传情,足以想见人们对东侨的纤纤之恋。“不到东侨枉为仙”——这样的评价应该还算得体。画家们一笔一画,无不渗透着对东侨沉沉的爱意。一片树叶,一棵小草,一缕阳光,一方荷叶,都倾注着画家们对东侨挥之不去的情愫。每个人的目光都是那么深炯,似乎洞悉到了人生脉络里“天人合一”的丰富内蕴。清晨,群鸥翻飞,白鹭翔集,掠过湖面的刹那,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诞生了;傍晚,轻舟游弋,渔歌唱晚,那将是多么惬意快乐的情调?东湖塘华侨们的日子在和风和日丽中红火,在“广场大妈”莺歌燕舞中陶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果敢执着的东侨人正迈出坚忍自信的步伐,去迎迓每一个日出,每一次花开,让花开的声音充满甜蜜和芬芳,让东湖上方最美最圆的月亮,悬挂在最蓝最深的天宇,辉映在最静最幽的湖面,微笑在最清澈最宁馨的东侨人的梦境里。
自从东侨环东湖南北岸景观项目被国家住建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之后,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引领下,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带自豪再次实现华丽大转身。驱车驶入东侨辖区,你会突然发现,绿色满眼尽是春,无怪乎诗人王祥康这样写到:“作一只东侨的白鹭是幸福的。”当我们登上如意之塔,再次以目光环顾四周时,因为时间,因为蔚蓝,因为深秋的季风,我们惊叹于东侨发生的巨变:远处的天空更蓝更清了,近处的高楼直耸云天了,碧波荡漾的东湖更是韵致连连了。让我们一起围紧小手,把深情的呼唤抛向湖面“东侨,我爱你!”悠悠的回声飘荡在东湖上空,久久不忍消停。知性的白鹭都款款地爱上了东侨,难道我们还有理由不爱上这如梦如幻的东侨?
站在高塔之巅,远方的高架桥书写着东侨的历史。沈海高速、沈海复线、温福铁路穿境而过,四方信息呼啸而至,八方游客闻风而来,因为东侨,因为东侨的山和水,因为东侨人的包容和智慧。我在想,再过五年,再过十年,东侨该以怎样的面貌示人呢?是金灿灿的奖杯?是满眼葱绿的街市?是白鹭翩翩起舞的歌吟?更是东侨人欢快的步履和满满的自信!
年年岁岁花相似,今日东侨花更妍。时逢全国第一届青运会召开,东侨也迎来了来自全国的八方健儿。青春的故事在这里抒写,青春的姿势在这里展现,青春的爱心在这里绵延,青春的梦想在这里起飞!
我们置身于宁德师院的击剑馆内,深情感受青春赋予我们勃发的力量!健儿们正以青春的汗水,青春的脚步,演绎美好的明天,未来的希望。
让我们向青春敬礼!
让我们向年轻的东侨——
这座青春的城市捧上我们一颗赤诚滚烫的心!
东侨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