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缪华/金蔷薇

2016-07-17 10:34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缪华)金蔷薇说得是退役老兵沙梅的故事。

故事的讲述者,是原苏联的著名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老巴曾写过很多在原苏联很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有中篇小说“卡腊——布迦日海湾”、“柯尔希达”等。但我始终认为,随笔《金蔷薇》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

我对花卉不是很了解,但喜欢蔷薇。蔷薇无论从字型还是读音,都给人一种很抒情很精致的美感,让人一下子就被那种盛开的美丽所引诱。那种花本身的细致微小和藤生植物特有的蔓延繁茂结合,既热闹又喜庆。而群聚的和谐,成为了四月的风景。

这蔷薇与玫瑰、月季同属于蔷薇科,彼此是堂姐妹。只不过那玫瑰被赋予了爱的意蕴之后显得大家闺秀的样子,有些趾高气扬,颇有曲高和寡之音;月季是小家碧玉,花开得也勤,就像女子的青春岁月,月月都来的。而蔷薇就有点像进城的乡村女孩,从乡村来到城市,不再那么无拘无束地,整片整片结成了围墙或栅栏之类的隔断。不过,在那成片的蔷薇花背后,隐伏着许多满腹心事的人,加重了城市的愁绪,那情绪和这种沉甸甸的小花很协调。

蔷薇,曾是文人热衷歌咏的寄怀,宋人刘克庄有诗云:“旧恩恰似蔷薇水,滴在罗衣到死香。”而女人喜欢的则是“蔷薇水”,它是女子钟爱的尤物。其实,它就是现在说的香水,只不过这香水当时是外来品。在两宋和明代的文献中,有关“蔷薇水”的记载,有很多。

无论男女,都有着自己心中的蔷薇。而我,一直记得那朵金蔷薇。

那朵金蔷薇,是巴黎的清洁工沙梅在心里为一个叫苏珊娜的女孩所做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沙梅用了毕生的努力。

沙梅是殖民军团一名年轻的士兵,是那女孩父亲的部下。他在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得了很重的热病。于是,没上过一次战场的沙梅,就被遣送回国。团长借便把他八岁的女儿苏珊娜托付给沙梅带回法国。

团长非常爱着他的独女,在妻子去世后,他没有续弦,每次无论去哪,都带着苏珊娜。但这次他决定和女儿分手,把她送到他妹妹家去。因为墨西哥的气候会夺去欧洲孩子的生命,况且战争本身就充满着难以预料的危险。

在沙梅的归途上,大西洋蒸散着暑气。在茫茫大海上,沙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苏珊娜,但他只是一个殖民军团的士兵,没有多少文化,也想不出更多的法子来使小姑娘开心。他只能给她讲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童年。他把英吉利海峡沿岸一个渔村的小事情都一一抖了出来,诉说着自己的往事。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苏珊娜却贪婪地倾听着,甚至逼着他反复地讲,并在一些细节上刨根问底。

沙梅看到了苏珊娜的笑容。于是,他说起了金蔷薇的故事。在渔村一个老渔妇的屋子里,插着一朵做工粗糙、色泽晦暗的金蔷薇。老渔妇生活窘迫,很多人都劝她卖掉这件宝贝,这样她就可以得到一笔钱。但她仍然守着清贫,始终没有卖掉那朵金蔷薇,因为这是她年轻时的情人祝她幸福的礼物。

八岁的苏珊娜听了,很认真地问沙梅:“约翰,有没有人会送我一朵金蔷薇?”这可把沙梅给难住了,他是一个军人,不懂风情,只能用很苍白的语言去搪塞。

到了里昂,当沙梅把苏珊娜交给她姑姑的时候,女孩紧紧抓住了他那褪了色的军大衣。因为他们都看出了那女人的冷傲和不屑。沙梅为难,但他还是把苏珊娜往她的姑姑那推,说:“我们当兵的也不挑选长官。忍着吧,苏珊娜,女战士。”他加了一个“女战士”的称呼,完全没有怜香惜玉的情愫。

沙梅的健康正是被热病给毁了,他被军队遣散,一直生活在贫困中,他尝试过各种卑微的职业,最后,成了一个巴黎的清洁工。从那时起,灰尘和污水的气味总和他形影不离。他有时会想到苏珊娜,因为他得知她的父亲已经在墨西哥阵亡了。他很想去看看她,但每次都延期了。直到他明白错过了时机时,苏珊娜完全把他忘记了。

若干年后一个雾蒙蒙的黎明。沙梅看见了一个穿着淡紫色镶黑花边外衫的年轻女子,站在栏杆边,凝望着塞纳河。于是,他停下脚步,脱下尘封的帽子,关切地说:“小姐,这时候的河水是非常凉的,还是让我送你回家吧。”那女子很快地回答:“我现在没有家了。”

当她转过身面对面时,沙梅的帽子掉到了地上,他惊奇而兴奋地叫了起来:“苏珊娜!我是约翰。你变得多么地漂亮呀。”苏珊娜也认出了沙梅,像过去一样,扑到他的身上,放声大哭。沙梅想把苏珊娜推开,怕她闻到自己衣服上的鼠骚味,但苏珊娜挨在他的肩上更紧了。

他把苏珊娜带到了自己的家——一座破旧的碉堡。沙梅没有接触过女人,苏珊娜的到来,让他怦然心动,手忙脚乱。苏珊娜美丽的唇,比湿润的花瓣更鲜艳更热情。

她的情人、一个年轻英俊的演员,变了心。他得知她还爱着那演员时,就不忍心再让她伤心了。于是,自告奋勇地充当他俩的使者,传递音讯,终于使他们重归于好。当演员坐着马车来接苏珊娜的时候,她迫不及待地跳上了马车,回眸时发现了沙梅那眷念的目光。苏珊娜心里明白了,下了车对沙梅叹息地说:“假如有人送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我记得你在船上讲的故事,约翰。”

苏珊娜走了,可沙梅却一反常态。过去,他把从手工艺作坊扫出来的垃圾,统统扔掉;而现在却把它收集起来带回家。他知道,在这种尘土中有一些金屑。因为首饰工匠总会锉掉少许金子的。

他决定要为苏珊娜打一朵金蔷薇。同时,还决定在金蔷薇没有开放前,不和苏珊娜见面。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沙梅积累的金屑可以铸成一小块金锭了。当他请首饰匠帮助打金蔷薇时,却怕见到苏珊娜了。因为,他从周围的眼光中发现了自己的憔悴,别人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金蔷薇打成时,沙梅这才听说了苏珊娜的情况,别人告诉他,苏珊娜在一年前就去了美国,没有地址。沙梅怅然若失,金蔷薇成为了怀念的尤物,只有看着它时,沙梅的脸上才有了笑容。而首饰匠也成为了他的朋友,在寒夜的酒中知道了他的故事。

沙梅病了,病得不轻,要了他的命。他在贫困中也没有卖掉那朵金蔷薇,他是为苏珊娜留的,尽管他没有许诺她什么,但他早在心里立下了这个愿望。首饰匠把沙梅埋葬后,把这朵来之不易的金蔷薇,送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文学家。首饰匠认为,尽管这位文学家不富有,但他却有资格收下这件贵重的东西。同时,他把沙梅的故事告诉了这位文学家。这位文学家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于是,世界上很多人知道了这朵金蔷薇,知道了殖民军团里有个士兵叫约翰·埃尔奈斯特·沙梅。

我写这篇随笔的时候,已是初夏,南方的藤生植物如火如荼盛开着各色花朵,其中也有蔷薇。耳边隐约传来歌曲《蔷薇处处开》的旋律,以蔷薇作背景来讲述沙梅的故事,是很容易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蔷薇,不仅仅只是美丽的绽放,更是一种痛楚而持久的完美。

责任编辑:smq

关键词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