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升/千年水利
隐在巨岩下的千年涵渠
中国水利博馆专家在考察
二千多年前的秦朝,四川来了郡守李冰,他大手一挥,千军万马让水分流建造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成就了天府之国的富庶与美丽。
一千多年前的隋代,一位避祸南渡的大夫,脱下官服,携家带眷,以愚公移山之志,开辟霍童涵洞,泽被霍童溪两岸数千亩田园,开启了霍地历史新篇章。
李冰是中国水利工程第一人,父子治水载史册;也有人说,黄鞠可谓中国水利隧道第一人,父女引水利千秋。
关于黄鞠的丰功与伟绩,历朝史书多有记载,也不乏文人呕歌,他开辟的涵洞水渠,也只是在文字的所见。隔着千年的光阴,毕竟有些太遥远了。
那天,随友人去霍童看这个传说中的水利工程,一个叫蝙蝠洞的地方。其实我并不抱希望能看到什么,大地无言,我们能看到今天的流水与千年前的不同吗?对历史的仰望是不是只适合在书页里追寻?
沿宁屏二级路走,渐近霍童时,一条新修的宽敞的水泥路桥轻轻松松穿到霍童溪的左岸。四周是高低起伏绵绵不绝的茶园,浸润着霍童溪水,一派葱绿。文湖、茶山、岩角、枇杷洞,这些大大小小的村庄就散落在沿线。车至水泥路的尽头,我们下车步行,路抖然变小,只能容三两人并肩而过。左边,是宽广的霍童溪,而右边山脚下,一条水渠在岑寂的山野间流淌。
到了,随着文物部门人员的指引,脚下的水渠穿进了前面山脚的隧洞里。只留幽暗的洞口。
繁茂植被覆盖的山岩之下,你不知道那个窄小的洞口里面会是什么,站在新修的河谷岸堤上,踌躇着是不是去探一下究竟。在这寂静的山野里,那个并不起眼的山洞果真留存着千年之前的水利遗迹?
穿上雨靴,跳下渠来。一人多高一米见宽的隧洞恰好容我们数人排队走进。山谷里秋阳热烈,甫到洞口,一股清凉之气即刻迎面而来,浸袭周身。脚下,是混着泥土的积水,头顶,有不明飞行物,没等你反应过来,“嗖”地一声已飞出洞外。想必是闻之于名的蝙蝠了吧?
借着手机手电功能,抬眼,环顾,你看到了两壁、穹顶迥然于花岗岩的青灰色,全是碳火炙烤过的黑色痕迹,仿佛上面还有烈焰的余温。石壁粗糙而不规整,有着岩石碎烈的肌理,你用手去碰触,试图从那鳞峋的石隙间掏一点岩角来,但花岗石坚硬的质地容不得你的一点质疑——除了钢钎和高温,除了利万物的水,它有的是其奈我何的脾气!而千年之前的隋朝,是怎样的法力让这样的岩石洞开数十米?
往事越千年。那个在史书严肃记载的、在民间口耳相传中活灵活现的、在神龛上端坐慈望霍童子民的黄鞠在眼前浮现。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