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升/千年水利(3)
(三)
今天的霍童,已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古镇。但你只要放慢脚步,处处得见那条千年的水利带给这一片的安宁与富足,而那个脱下官服跋涉在山野间指挥若定的治水背影,虽早已消逝,却一直不曾远离。
春天的霍童溪水泛泛,溪畔石桥村口传说是黄鞠故居地的龙首堂进入了新的修缮阶段。大厅背景墙上,当地画师正匍匐着作画,画面再现出了霍童十里溪山暧暧远人村的图景。侧旁的姑婆宫,则是为了纪念黄鞠的两个女儿丹鸾和碧凤,她们为了水利工程,在工地上早出晚归地奔波着,过了芳龄误了佳期,最后终身未嫁。青丝变白发,姑娘成姑婆。后世人所能表达的景仰的方式,只能是累世不绝的香火祭祀。
走进村中,但见黄鞠当年“斩龙腰”引进的的大石溪水今天依然穿行于村子的房前屋后,时而靠左,时而转右,兼顾着两旁人家的用水。水渠的大转角处,都放置着一块稍大的石头,既可时时观察水位,又可缓冲水流,人谓“九曲三蛤蟆”。村中有砚池、墨石;村前有日、月、星三池,水在村中逗留,是景观,更给村子带来防旱防涝防火的安宁。村中的益后亭,当年又称哭亭。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天也是黄鞠的父亲在狱中受难的日子,过去村中老人们会在这里哭奠,直至今日,石桥人依然要推迟到九月十二日才过重阳节以避讳。
时光流逝,即便如英雄,不过也是雪爪鸿泥,但因黄鞠,留下的记忆却流淌成这方山水独特的民俗。不知从何朝何代起,黄鞠被尊为霍地的“开山黄公”,成为十里八乡膜拜的土主神灵,成为百姓心头的信仰。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霍童都上演着隆重的灯节活动。据说这缘于二月初一是朱福的诞辰之日,最初是黄鞠为答谢朱福的让地之恩请他来霍童赏花灯过新年,后来,此节传至霍童“万全”“华阳”“忠义”“宏街”四境,成了人们纪念先人丰功伟绩的最好的方式。当此时,霍童不同姓氏的村民抬着各式花灯走过,他们诵念着先人的恩泽,我相信那条汩汩流淌的千年涵渠,已化作精神的河流,滋养着这方百姓的每一个寻常日子。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