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何奕敏/ 凤鸣梅山

2016-07-24 10:56 来源:宁德网 何奕敏

在没有去咸村镇梅山村之前,早就听说它的很多传说了。其中尤以明代名臣刑部尚书林聪夫人汤满娘的故事最令人神往。那是一个怎样的一个村子,在封建男尊女卑的时代,可以养育出像汤满娘那样睿智、任性、胆大心细的奇女子呢?

一个风和日丽天,踏上寻访之路。一路领略到了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自然风光。

在周宁县,据说梅山村的历史仅次于川中村。其中汤氏四世公汤耳曾任长溪(今霞浦)知县。于公元850年迁至里渺(今川中)居住。

五世祖汤让于公元870年将川中村让于二弟,自迁梅山村创业,建民居、造宗祠,开辟田地,修筑道路,为梅山村肇基祖。

在梅山村,除了汤氏兄弟互相帮扶、互敬互爱的礼让故事外,还口口相传着明代名臣刑部尚书林聪夫人汤满娘的许多传奇。梅山村,是汤满娘的家乡,至今还流传着关于这个模样由丑变美,满腹诗书的放鸭女子的传奇故事,几个著名的景点都与她相关。

来到梅山村口,一棵千年古榕树魏然屹立,仿佛在迎接来自四方来宾。它矗立于村口,见证了梅山村上千年的风风雨雨,让人不由然想起《诗经·大雅》“卷阿”里的诗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莑莑萋萋,雍雍喈喈。”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在梅山,最让人惊艳的应该是红色。那是满树成熟柿子的火红色彩。据说整个村庄的柿树有1000株以上,年产量达3000多担。柿子成熟季,漫山遍野的柿树为梅山人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财气。置身其间,不仅眼球受到冲击,心灵也惬意无边。

凤山寺,其遗址坐落于周宁县咸村镇川中村。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周宁在解放前属宁德县管辖,该寺为宁德著名古刹,旧有“一龟二凤三支提”的说法。乾隆版《宁德县志》、民国《周墩区志》均有记载。沧海桑田,至清乾隆年间凤山寺不幸毁于火灾。民国时期尚存遗址,解放后被垦为田园。1996年在现址重建凤山寺。

我们走访了新建的凤山寺。寺院坐落于群山之中,峰峦叠嶂、环境清幽,林果飘香。毗邻的仙岗寺坐落于更高一些的位置上。那儿有个很知名的景点——一线天。一群人兴致勃勃地挤进一线天一探究竟,看似很窄的石缝,居然不管个子大小,全都顺利通过。回望走过的狭窄缝隙,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几乎所有的寺庙官观,都供奉着能为人们佑安赐福的神灵。凤山寺的主殿里供奉着观音菩萨。宝像庄严、面颊丰腴、表情慈祥,自凤山寺重建以来,已在那里端坐了。想来,她该帮助那些在她足下小如蚂蚁、顶礼膜拜的平民百姓实现无数心愿了吧。许个愿吧。同伴说着,已开始双膝跪在绣着莲花的垫子上,双手合十,眼睛紧闭,三次虔诚地叩首之后,开始静静地许愿。我在想,同伴会许些什么愿呢?

想起多年前,曾经跟一位下海经商的老同学一起喝酒,酒酣之际,这位中年女子对我说起一件事:有一次刮风下雨,她在自己上海住家对面,看到一个男人到自家的窗台上收凉晒的被子和衣服,然后把窗户轻轻关上,看到这些在别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一幕,她竟然流泪了。是啊,商场里摸爬滚打,婚姻的挫折,上有老下有小,身心憔悴,而岁月又像纷纷扬扬的雪花,她真心希望能有一个温暖的臂弯让她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捶打可以安然入睡。商海风波,实在不是一般的女子能经受得起的。还是安心这朝九晚五的日子比较实在。这样想着,我虔诚地在佛像前礼拜,祈求菩萨保佑家庭平安幸福。

仙岗寺的中年住持是个外地人,比较善于交流。他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者逢到观音佛节,凤山寺和仙岗寺就热闹非凡,周边十里八乡的信众都会集中在此点香礼拜。整座山便笼罩在香火的紫烟里。听着住持的述说,我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一幅清代对联:山水簇仙居,仰碧谢丹台,一阕清音天半绕;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想来,这该是所有寺院最鼎盛时的生动描绘吧。

在离开梅山村的路上,一路上景色美不胜收,打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真是“天然氧吧”,我们大口大口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过去,我总认为什么“芳香的泥土气息”“香甜的空气”等等美好的词语,都是文人的比喻。今日来到梅山村,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中,才真正体会到这并不是比喻,更不是夸张。

突然灵光一闪:原来,只有最接近大自然的性灵,才最凸显本真。正是这天然去雕饰的村庄,造就了汤满娘睿智、机灵、胆大心细的美好个性,这样的女子,真是人间龙凤、女中豪杰。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梅山村 凤山寺 汤满娘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