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希成/改行
提起“豆腐孙”改行,说来乃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但在我的记忆中好似昨天才发生,拂之不去。
宁德网(韦希成) 1995年春头,我的家乡——寿宁县斜滩镇街道突然少了一间生意兴隆的豆腐店,当地居民听说“豆腐孙”要改行的消息,一个个心里都感到好生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豆腐孙”名叫孙希齐,土改时期加入党组织的老共产党员,是镇上鼎鼎有名的豆腐加工个体户。孙师傅经营豆腐、豆脑、豆浆等豆制品的买卖已有三十多年了,有一手制作豆类食品的好技艺,经他加工的豆腐色白细嫩、渣净味纯,镇里人都喜欢上他的店买豆腐,久而久之,还昵称他为“豆腐孙”。因此,他家的豆食品生意每月至少也有一两千元的纯收入,那年头,算得上是镇里自食其力的万元户。可正当他的生意做得红火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记得那年(1995年)年初,由于长年积劳成疾,岁数已六十开外的孙师傅常觉得胸口沉闷,咳嗽不止,人也日见消瘦。经保健院医生检查诊断结果,他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糖尿病等多种病症。从医院治疗回来,孙师傅想起镇工商管理和卫生部门组织学习过的《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知道自己不适合再干豆腐加工这一行业了,便毅然决定停业改行。于是,他开了一个家庭会,将想法告诉家里人,还心恳意切地对妻子儿女们说:“我患的是传染性疾病,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做人要诚实守信,更要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才行。”起初,老伴不太愿意,毕竟这病外人并不知道,若是停业,损失不少。孙师傅耐心地开导老伴:“得这病要是再做豆腐加工,光图赚钱而把病菌传染给千家万户,这种不诚信的缺德事咱不能干,昧良心的钱再多也不能赚啊!”老伴终于被说服了,儿女们也通情达理,表示赞成。此后,没过几天,豆腐店就自动关门停止营业,“豆腐孙”主动“下岗”了。
打这以后,老孙的儿子、女婿改作贩卖海产品的生意,他和老伴也做起了别的副业。二十年来,每当有人问起豆腐店的事,孙师傅只说,改行是减少了收入,不过心里踏实。
责任编辑: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