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沈荣喜/九月松罗葡萄香

2016-08-28 09:46 来源:宁德网

如果说,九月的福安溪塔,演绎的是十里葡萄沟的秀美,那么高寒山区的松罗,谱写的则是满乡“葡萄洋”的童话了。

松罗的行政村不多,但带“洋”字的倒不少,这“洋”指的是村中的盆地或平地。村子前头有一片洋的叫前洋,村子后面有一片洋的叫后洋,同样一个村子中间夹着一片洋,东头的叫洋东,西边的叫洋西,更有那尤澳洋,满洋,茶洋,牛落洋,王家洋……山山坳坳里村接村,洋连洋。按理说,“洋田万顷”的松罗,该是谷满粮仓了吧。可事实并非如此,上世纪的松罗,村村是洋面种稻谷,旱地植番薯,丘陵栽茶树,但也只是白米饭加番薯米勉强混个肚儿饱,而作为经济作物的茶更因为品种落后使得茶贱伤农。

那时的松罗,是别人眼里的穷乡僻壤山旮旯。说起松罗,人就笑言:“松罗松罗,耙松芽毛(松芽毛即地上的松针)。”那里山上皆是松树,无甚出产,这样的话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松罗人听了心里很不舒坦。更有甚者,因为冬季严寒,这里还成了外乡人眼里不宜居住的“西伯利亚”呢。

进入新世纪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里引进了致富果——巨峰葡萄,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巨峰葡萄得到迅速推广,从松罗乡政府所在地向周边村庄辐射。农民种植葡萄也从最初的“看天吃饭”到后来的钢筋大棚避雨栽培,在科技的帮扶下,葡萄品质逐年提升,成就了高寒地带优质的晚熟葡萄。从2010年开始,银奖,金奖,松罗晚熟葡萄在全国屡获嘉奖,美名传遍神州大地。一片山坳一片洋,农民从此奔小康,晚熟葡萄一举扛起大旗成为了松罗的新名片!

如今,你走进松罗的任何一座村庄,映入你眼帘的除了崭新的洋房,更有村前村后洋面上像明镜一样闪着光芒的葡萄大棚。它们像是一片片整齐排列在大山里的光伏板,从太阳光里采集来无穷无尽的能源,将它转化为大棚里口感香甜的葡萄。这些采用新技术栽培的大棚葡萄,果粒大而圆、肉质爽而香,口感风味在福安这个“南国葡萄之乡”里更是独一无二,深得远近客商的青睐。

九月,是松罗葡萄丰收上市的季节,你走过街头、村口和田野,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摘葡萄的,挑葡萄的,来园里采摘的,和客商谈价的,修剪的,装篮的,上车的,发货的,人人忙得不亦乐乎。那刚采摘下来的葡萄,一篮篮,一筐筐,颜色紫嘟嘟的,样子圆溜溜的,尝一口,唇齿留香,那份甜直入你的心坎里去。

如今,又到九月,每天打开的微信里,一大半都是家乡朋友们发在朋友圈的葡萄广告:有的在外工作,帮着家里做推销;有的干脆现身说法,在葡萄架下,剪一窜葡萄,做一个特写;有的甚至写出了别出心裁的广告词,那文字,那图片,啧啧,看得人垂涎三尺,乐得人眉开眼笑!

如今的松罗早已摆脱往日的贫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高山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松罗老区的人民正借着新时代的春风,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滋滋的小康新生活,用集体的智慧写就高山晚熟葡萄的美丽“童话”!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松罗 葡萄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