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何博土/平头帝春秋

2016-09-18 10:54 来源:宁德网

7

和皇帝结缘的地方,古田就算“平头帝”了。这里现在已经是县城的新区,高楼大厦比比皆是,横街直弄也是弄得乡下人找不着北了。听大男小女这么“平头帝”长“平头帝”短的套近乎,好像那皇帝就是自己的哪家子亲戚。而真正刨根问本起来,到底是哪朝哪代的皇帝诞生在这一片祥云之下,或是光临这处本来不知名的地场?却是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的。

我头一回听闻“平头帝”,是在再平凡不过的一个三叉路口。从高头岭通向古田县城的公路笔直地穿过前山洋,在前山和西山之间又有一条公路从平湖而至,在空阔的田野上构造这个叉路口。那个时候,城里人的当家柴米还是由乡下人提供,便是所谓的自然经济的原生态。我的老家离城一铺,也就是十里,正好向城里人献上这份殷勤。那天我挑着一担松枝,经过这里,见有一个松毛搭盖的简易窝棚落在几棵路边的乔木之间,就一棵树头歇下担子。这时有一个老汉从窝棚里探出一颗光滑的头颅冲我笑笑,问了:“卖几毛呀?”我说五毛。他说:“就五毛吧,我要青毛。”这时我发觉他顶上的窝棚松毛已经稀落,太阳的光芒酒在他平平的秃顶,正好像给他披上一头寿者相的白发。阳光还照在他身旁的木架上摆设的几盒“经济”牌、“鹭江”牌的香烟和几瓶给路人解渴的汽水。不知他什么时候起在这个城里管不上村里也不管的路边开起小店,一时成为路人歇脚解乏的客站,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尾巴在这里格外存在。后来我发现,路人就叫他“平头帝”,而他的真姓大名却没有几个人去关心过问。好像原来的这一带叫前山洋和西山洋,现在没人叫了,都叫了“平头帝”。

在那种特殊的岁月,“平头帝”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特殊的存在,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称王称帝,与他得过且过平凡的日子和平和的待人接物不无关系。鹭江香烟是厦门的特产,一盒供销社公开价格是一毛八分钱。他为方便路人和那时烟民的经济拮据,将一盒香烟拆开来卖,一支也就卖一分钱。一盒二十支,一支一支的卖出二十支,也就赚两分钱。“经济”牌一盒公卖九分,他拆开来卖,两支也就一分钱,一盒也就赚一分钱。在他这里,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蝇头小利”,也促使我对于那个窝棚的付出。生砍的松枝是很沉重的,一担挑不了几枝,还不足以他翻盖窝棚,而就近在西山砍取,我多给他砍了一担补上。他不仅给我算两担干柴的价,还将拆换下来的干树枝不计成本的送给我,也是够一担,挑进城去照样也卖了五毛,连同那天早上那两担生树枝,一天就赚了一元五毛钱,不仅攒够了我的学费,而且在我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天的收入都超过了任何一天。

平头本来是对百姓的称呼,叫做“平头百姓”。而称之于帝为平头,那就与百姓等高,这皇帝不仅是野生草莽之间,而且齐刷刷的是普通百姓中的草根一支,不分高贵和贫贱,立足在同一片土地上,地位均等,雨露共享。这正是千百年平头百姓对家国皇帝的呼唤,对江山甘霖阳光草木个个有份的利益争取,对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意识的觉醒。就在平头帝的百步之遥,有一条小路绕过一个古坟。这片吉地叫做“米自量”。说是古代有一个财主看中这一方宝地,还在这里睡了一夜祈梦取吉。当夜的梦境显示这穴吉地应属“米自量”所有,一觉醒来,就去寻找米自量其人。找到米自量,原来是一个寡妇财主。这女人在大厅摆着米桶和量米的米斗,乡里人前来借贷买米,她让来人自己动手斗量,报上姓名数字。女财主却在里屋“垂帘听商”。这种“垂帘买卖”还超越我们今天的大小超市,更具一种无人商店的意味。这种取信于民的商德,也是一种大德吧,让原先那位财主自愧不已,于是将这处吉壤宝地禅让给了米自量。在这一带还有一段米自量“盲头葬墓盲尾改溪”的山河巨变的惊天动地之说。盲头盲尾是古田话初夜和晚夜的乡音土话。这里眼看是一片田园没有溪流,农业学大寨那阵子平整土地,农民却在这里挖到了大量河沙和鹅卵石,从而印证“米自量”之梦的曾经存在。福州十邑诗人郑思肖留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著名诗句。诗人的中国梦,是想往一个平和盛世,有一个贤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平头帝和米自量之梦其实就是一个呼唤诚信的古梦,这种梦对于今天的人们还应该去做,做这种梦就是企盼一种传统美德的复归。

米自量之后再行百步千步就是西山魁龙书院了。这个书院是南宋朱子在古田兴办的九斋之一。朱子为何在此兴学?从大处说,是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而从小处看,古田人说他是逃难而至,说他慌慌张张从水口溯溪而上,无意间发现有两条红线明灭流水之间,追寻至南山红线突然消逝。那两条红线有如两条潜龙暗藏在深渊,是会诞生贤人的象征。他思贤如渴,以为这贤人就出在南山,却见那里的田园种植一片芋头,他摇头叹息了:“芋者愚也,如何达贤至圣?”他再行一歇路程,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姜园。他大喜过望:姜者辣也,辣古田话猎也,可以逐鹿啊。两个圣人就是出在姜园之中的林用中和林允中两兄弟。尤其是林用中,“讲论精辟”,“通悟修谨”,让朱子“目为畏友”。而用中则对朱子执第子礼,侍其左右,问难不倦。对朱子一生影响极为深刻的“岳麓会友”,和中国哲学史上久享盛名的“鹅湖之会”,林用中都是身与其间,紧紧相随。他们的旅途之诗辑为《东归乱稿》行世。而林用中平生著有《东屏集》和《草堂集》,可惜已佚。如果留将下来,今天就是古田最最著名的文化历史遗产了。而意外留下的只是一个古训:“吃芋愚,吃生姜聪明。”

从前朝的圣人到远古的信商,以至今天的平头帝,古田人数千年以来的一切美好愿景都集中在西山这处从新城通往旧城的姜园之间。这是古田人的智慧,一种久经历练的老辣啊。

关键词

平头 自量 古田 朱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