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西/勤廉传家话李拔
福州乌山上李拔题刻望耕台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的一天,福建省福宁知府李拔转迁福州时,当地百姓拦轿不让他走,要求继续留任,而福州人民争着抢官,一时传出“两郡争守”(知府旧称郡守、太守)的佳话,福宁百姓还立“去思碑”来纪念其德政。
福宁、福州两地仅清代历任知府130多位,为何百姓只为争李拔呢?他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和德政让百姓如此拥戴呢?今天,把时光倒回两百多年前,让我们一同探寻李拔以德为先、勤政为民、清廉传家的风范。
李拔(1713-1775年),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省犍为县玉津人。年幼时家道中落,炊烟常断,其母周氏仍督促李拔读书不辍。为让李拔交得益友,周氏挑选街坊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儿子会课,典当头戴的簪子以招待这些学友。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李拔18岁考中秀才,其父教导说:“为学如登山,徙峨眉之巅则视下矣。倘一徙而止,犹未登耳。”李拔因此取号“峨峰”自勉,且自书联语“立志不在温饱,青紫拾亦偶然”于书斋。父母的谆谆教诲,让李拔终身受益。
乾隆九年(1744年),31岁的李拔乡试中举,开始他的宦海生涯,历任湖北长阳、钟祥、江夏等地知县,积累基层为官经验。李拔虽然已经出仕为官,仍不满于以举人的身份出仕,从政之余始终没有放弃举业。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拔中进士,就地升任湖北衡州、永川、岳阳、汉阳府同知,后擢升宜昌知府。就在李拔欲在楚北大展身手之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朝廷一纸飞书,将李拔转迁福宁知府。时福宁刚由州升府,民生凋敝,诸多政务待举,李拔面对当地困顿的局面,下车伊始,即批阅文献,熟悉地情,亲临属县调研考察,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很快找出制约福宁发展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兴修水利,实施多种经营的理念。经他督促整修的就有霞浦、福鼎、福安、宁德等4县的塘堰99处,桥涵6座。他亲自参加霞浦长溪河三坝的整修,整治后“既可以杀水之势,又可以收水之用”,能够“蓄泄有方,旱潦无忧”。
鉴于福宁人多粮少,山地多水田少,耕种传统粮食作物收效甚微。李拔因地制宜,提出试种玉米,取得成效后全府广植,百姓称之为“李公麦”。福宁境内荒山多,滥伐林木严重,为此他自撰《请教民开山种树议》和《种树说》。提出“非时之斧斤宜禁,而荒山之地利宜开”和“官山许民认垦”,“有主之山,谕令广行种植,无许擅行砍伐”。李拔在福宁倡导广种树,利于当代,功在千秋,为今天宁德传下种树好传统,留住一方绿水青山。鉴于本地农民不知养蚕、种棉,李拔特地从外地引进棉、桑种苗和蚕卵,亲自在府署后园分别试种、试养,获得成功后加以推广。
为兴教化,正民风,扬善抑恶、扬美抑丑、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好转。李拔一面警游惰、尚节俭、禁停棺、惩赌博、肃吏治,一面把重点放在办学上。他为府属近圣书院提供经费设备,修建寻乐亭,把自撰《寻孔颜乐趣说》和《辨志论》刻于壁上,公事之余与诸生讲论。对属县的教育事业也很重视,曾自撰《宁郡五县书院延师课士议》和福鼎、福安、宁德3县的《修学记》,还自撰《檄召郡县诸生会文序》等,以正学风。在对待地方文献方面,他亲历亲为,狠抓落实。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天,李拔通告纂修《福宁府志》,亲自撰写《征修福宁府及五县志事实序》等,全面发动修纂府、县志。李拔调任福州知府后,又把《福宁府志》书稿带到福州,在夜阑烛跋时仍不断笔耕,意倦神疲时也不辍笔,历时一年,《福宁府志》修成。转任福州不久,李拔还纂修了《福州府志·艺文志》。李拔为官期间勤于政务、卓有成效,深得朝廷信任,曾五次得到乾隆皇帝召见。乾隆四十年(1775年),62岁的李拔因积劳过度溘然长逝于湖北分巡上荆州南道任上。李拔居官服政,以爱为心、以严为用、以勤为主、以俭为尚。李拔常言:“酷吏不可为,姑息亦养奸,苟不勤,恶能治,苟不俭,恶能廉”。
纵观李拔的一生事迹,其爱民之心可见一斑。探访李拔的墓地,其墓碑对联“泽傅东南深得民情爱戴,学富濂洛直探道统渊源”足以概括其一生。作为封建时代的四品官员,李拔辞世后竟然没有故居、没有像样的墓地、没有给子孙留下丰厚的财产,留下的唯有他正直清廉的品格和族谱中“教家、训子、立志、励业”四篇家训。
“承家以子为重,养子以教为先”。在李拔的言传身教下,其长子李元模博学多才,下笔如流。李元模35岁考中进士,与其父李拔并称“父子进士李”。此后,他承父遗志,参与《犍为县志》的编撰,出任印清书院的第一任山长,把毕生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李元模一生清贫,立德树人,桃李满天下;以德为先,教子有方,其子李锦源、李宗濂先后高中进士,并入朝为官,造福一方。
“人生之初,仁义礼智,本所自有。教子当随其良知、良能而利导之……故为父师者,当冲幼时,教以日学数字……教令身体力行。”李拔撰写的《课儿随笔》《训子剩言》《教养迂说》等,相当于今天的德育教材丛书,警策学子,训示儿孙。自李拔始,犍为玉津李氏一族秉承“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培育出一代代的杰出后辈。
“余家世传清白,浇漓恶习……孝悌立身之本,勤俭起家之本……耕读勤俭,非予一人私言”在严谨的家风影响下,李拔后辈人才济济。据《犍为县志》载,有清一代,犍为共出了九个文进士,而李拔一家就占了四个,一时传为美谈。
沿犍为岷江逆流而上,几十公里开外的古嘉州府,李拔的七世孙——著名书画家李道熙先生从事教育、书画数十年,始终坚持艺术与人品的统一,以墨咏志,德艺双馨,画出一幅幅享誉中外的国画后驾鹤西归。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豁达乐观是李道熙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让后代共享的精神财富。
时至今日,李拔的生平故事、勤廉事迹、家风训言,仍然在福建、四川、湖北等地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