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百年福海关的历史图说
图一:福海关关署及海关职员的合影。摄于1908年
图二:福海关帮办公馆。摄于1908年
图三:福海关税务司公馆。摄于1908年
图四:1940年7月21日,日军袭击三都岛照片。
说起三都澳,不能不提福海关。1898年,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为偿还外债,清政府总理衙门提议自开三都澳为商埠“振兴商务,扩充利源”,得到光绪帝认可。1899年5月8日,闽浙总督许应骙饬委镶红旗协领明玉,会同税务司前往三都澳正式开关。三都澳成为福建省最早的自开商埠,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自开商埠,同时设立福海关,是继闽海关、厦海关之后福建省设立的第三个海关。福海关几经沿革,历经晚清、民国、共和国,见证了三都澳开埠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繁荣、落幕与退场。
笔者通过网络、图书刊物等多方搜寻,觅得若干珍贵的福海关老照片等资料,其中多份资料为首次公诸于众,从中可以一瞥福海关及三都澳商埠的兴衰。
图一至图三摄于1908年,出自于大名鼎鼎的清海关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所收藏的相册,现藏于赫德的母校——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图书馆。
罗伯特·赫德,英国人,1854年来华,1861年至1911年间担任清海关总税务司。1898年,三都澳筹备开埠时,赫德也表示赞成,认为三都澳“似能作为与沿海各口来往贸易之区”。
这几张照片展现了福海关成立之初的面貌。
图一为福海关关署及关员的合影。福海关关署,俗称海关大楼,是福海关最主要的办公场所,英式建筑,单层脊顶,圆拱形百叶门窗,整体白墙灰瓦,正门匾额上写着 “福海关”三个大字,位于三都岛西南端码头附近,面朝海港,是当时三都岛最显眼的建筑,该处也因此得名海关埕。
据福建省档案馆编《潮涌海西——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福海关关署建筑图纸所示,福海关关署前后、两侧均为走廊。从门口台阶拾步而上,入正门后,即为大厅,再往内为接待室和资料室,左侧设税务司办公室和文案办公室,右侧设会计、书办室和总办公室,与照片恰好相互印证、补充。照片还展示了福海关的人员情况。福海关按照洋关建制,分别设内班、外班、海班三科:内班是海关的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和会计,由一名税务司领导,其下还有帮办、同文供事、文案、书办等协助;外班主要负责现场货物检验,包括验货员、钤字手(稽查员)、巡役听差等;海班主要负责港口管理,包括水手、伙夫、轮役等。据1906年的《福海关题名录》记载:福海关共有职员79人,其中内班9人,外班34人,海班8人。此外,在赫德提议下,1896年清政府批准海关兼办邮政,各关税务司兼任邮政司,三都澳开埠同时还设立了三都澳邮局,也由福海关分管,该部分职员28人,包括邮局供事、文案、信差、听差。
图二为福海关帮办公馆(俗称“帮办行”)。公馆正面与福海关关署十分相近,但两侧及后部没有走廊。公馆边有一排附属建筑,据孙祖涛先生回忆及王致纯先生记述,从左至右依次为厨房、储存室及两间工舍,右侧有一鸽舍,帮办还雇人饲养鸽、兔、鸡等家禽家畜。为了夏天储藏食物,在公馆后方挖有冰窖(或称冰井),窖口直径约2米,窖深约十余米,窖沿设有围栏,窖上建有亭盖,亭盖下安有滑轮,以绳索系一箩筐运送食物。各类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帮办公馆一直保存到上世纪80年代,可惜后被海军拆除。在各地海关中,帮办职位仅次于税务司,主要负责协助税务司工作,在税务司职位空缺时也有由帮办任海关主管,福海关常有此例。
图三为福海关税务司公馆(俗称“税务司行”),即福海关税务司的居所,是至今仅存的福海关建筑遗迹,位于三都岛松岐村半山腰,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进深23米,面阔20米,高11.2米,仿英国皇家办公大楼样式,砖木混凝土结构,双层正方脊顶,圆拱形百叶门窗。税务司公馆前有一块草坪,照片上草坪边还有一石滚(或称碌碡),用于碾压草坪,可供聚会等活动。据相关文史资料记载,税务司公馆内装修精致、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福海关开关后,三都澳对外贸易逐渐发展,以出口茶叶为主,虽也进口煤油、日用品、杂货等,但远不及茶叶出口之比重,堪称“海上茶叶之路”。在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人积极筹措下,岛上修桥筑路、建起茶货屯栈,商贸日益兴盛。福海关首任主管麦嘉林(C.A.Mcllum,英国人,三等一级帮办)在《三都澳海关十年报》(1901-1911)写道“这个新拓口岸像凤凰一样从海上出现了”。1901年11月11日,常关、洋关合并,统称常税总口,由福海关税务司监管。福海关几乎把海港所有的业务集于一身,成了海港的主宰者。值得一提的是,福海关所分管的三都澳邮局发展迅速,1902年11月16日升为三都澳邮政总局,成为全国35个邮界之一,直属总邮政司。在当时,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只要在信封上写上“三都澳”,贴上邮票,邮件即能寄到。
随着商埠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福建省银行等纷纷进驻,先后有13个国家21家公司在此开办洋行,意大利等国设置了领事馆、办事处或代表处机构,在交通、文化、宗教等方面交流密切。茶楼烟馆、歌台酒肆等大小商店达200余家,人流如织,商船如云。
经过多年发展,三都澳至民国时期已极为繁盛,三十年代末,岛上人口约二万五千人,是开埠时的三倍,增加部分多为全国各地乃至外国的外来人口。
笔者又从《旧中国海关历史图说》一书中,发现了多张摄于1931年和1932年的三都澳、福海关老照片。据该书记载:1931年10月,强台风席卷三都澳,岛上建筑悉遭破坏,福海关关署、验货房、外班关员办公处等建筑虽受毁严重,但次年就完成重建、修复。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8月和1941年4月,福州、厦门相继被日军封锁,三都澳成为福建唯一出海口,不仅保持进出口贸易,还运输了大量抗日物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缓解了战时物资短缺。日军对三都澳更加紧猛攻,1940年,日军数次派出飞机、军舰轰炸三都岛,福海关关署、各银行、办事处等重要建筑成为打击目标,在战火中化为瓦砾,日本陆战队更在三都街道纵火,商铺、民房付之一炬,三都港一度遭到封锁。图四为日军1940年7月21日袭击三都岛照片,出自于1940年8月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第86辑,隐约可见半山上的福海关税务司公馆。除税务司公馆外,福海关其余建筑均毁于战火。福海关虽仍存续,但受战事影响,贸易清淡。1942年4月1日,福海关降为闽海关管辖的三都澳分关(福海分关),全关职员仅剩8人。后又迁到赛岐,改称赛岐分关。1945年9月1日抗战胜利后迁回三都,改为三都支关。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7月,因国防需要而设立军港,三都支关被撤销。福海关的历史至此划上句号。
福海关从成立到撤销不过半个多世纪,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它未能完成设立时的宏愿,但它所联结的海上“茶路”“邮路”使其蜚声海内外,它所缔造的一方繁荣、带动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其影响深远,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