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肖传圣 徐龙近/官山寻幽

2017-04-01 08:47 来源:宁德网

玉兔望月

玉兔望月

开怀畅饮

开怀畅饮

肖传圣/文 徐龙近/图

官山位于周宁城关东北部,距县城约8公里,海拔730米。它由五座并排的山峰一同临溪拔起,四壁如削,宛如拼拢的巨掌。龙亭溪沿着五指峰依次绕过,官山如同一个夹在狭长水域里的半岛,雄伟险峻,气势非凡,富有传奇色彩,与石门山、天柱峰合称周宁三大奇山,被誉为周宁的小武夷。据说唐朝末年曾有一伙强盗在此建寨,占山为王,专门打劫过路行人的财物。清代同治年间,居住在附近的肖、黄两家都想独占此山,各自据理上告,由于此山所处位置独特,官老爷难断,故将该山定为官府专有,大家共同使用,官山由此而得名。从此,官山就成为大众之山,上山伐薪、烧炭、打猎、采药的人络绎不绝。光绪年间有人在官山入口处修建一小亭供人憩息、用餐,这就是官山久负胜名的“昼亭”(当地方言中吃午饭叫“吃昼”)。

官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漫山滴翠。它以峰、崖、泉、潭、嶂、云、霭称胜,又以石、树、洞、水、云称奇。官山不仅有惟妙惟肖、凌空欲飞的“鲤鱼朝天”,栩栩如生、傲然挺立的“石笋”;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猪头壁”,尚有数以千万计的官山溪花岗岩壶穴景观和神态各异的飞禽走兽冲击视野,它们或缸状、或盆状、或壶形、或柱体、或壁态,大小不同,精美绝伦,犹如现代派雕塑的艺术大观园,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官山润碧湿翠,层林密布,植被景观丰富多彩,观赏树木多达60多种。有花香色异的观花树种杜鹃、山樱、山茶、桅子;有色彩艳丽、悦目的观果树种杨梅、金桔、猴柿、山荔枝,还有色泽鲜艳的观叶树种赤楠、红楠、绒楠、柒树、猴欢喜等。更为奇妙的是官山溪两岸的石头隙中长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的小树,有的盘绕在石头上,有的倒挂在石壁上,有的把根扎在石头中,它们千百年来接受大自然的修剪、雕琢,似雷击风倒,又似醉翁寐地、虬龙倒走。而他们的枝条都昂然崛起,生机勃勃,苍老古雅,野趣横生,整个官山溪如同一个广博的盆景园。

官山不仅洞多,而且奇异,大大小小有20多个,其中著名的有“钱柜下”、“溪边洞”及“孤楼洞”。这些石洞大多数都住过人,有两个还富有传奇色彩。一个是龙岗尾溪边洞,当年闽东红军独立师的部分队员曾在此住过很长时间。另一个是官山主峰东面的“溪东洞”。听说此洞在一绝壁的中央,像人的肚脐眼,不知洞内有多深。传说唐末天裕五年(公元909年)昭宗遗裔颖王李璟(后称岳王)突出朱温势力范围,南逃至此时,有一随从的总兵及其三兄弟不幸被山上的强盗捉获。一天,总兵4人乘无人之机,悄悄逃出,无意中发现绝壁深处有一个石洞,洞上方有一碗口粗的古藤,他们想把自己藏在洞中,而后伺机逃脱,于是他们就抓住石壁上的那根古藤攀入洞中。他们怕强盗会顺藤追入洞中,就砍断古藤,结果他们全部出不去,死在洞中。没过多久,附近的人发现,洞内有火光发出,还常显灵,村民认为总兵及其三兄弟归神了,于是就修宫、塑像,称之为“溪洞地祖”。此后,城关及周边部分县市的村民也纷纷前来烧香朝拜,数百年来香火不断,系当地主要民间信仰之一。

官山不仅山水奇丽,云海也奇妙无比。春日的清晨,若站在官山远处向东眺望,仿佛置身于大海之滨,远处白茫茫一片,云涛雾浪一直连到天边,望不到尽头。在这渺渺的云海中,有一排突兀于云海之中的山脊,如同蛟龙翻腾于海面上,这就是官山的龙脊,也称龙岗。清晨若伫立在“龙脊”上,仿佛又进入另一个世界,乳白色的云烟在脚下轻轻飘动,附近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从脚下涌来的云雾缭绕在身旁,将人托入空中,令人飘飘然,如入仙境之中。

官山森林广袤,资源丰富。在上世纪大炼钢铁的年代,就有大批人员进驻官山伐薪烧炭。“文革”期间,城里一批干部被下放,一些长期在外干活的工匠、艺人被赶回来,还有城关及周边村民,为谋生计,他们都纷纷投上这一“靠山”,官山当时成为“牛鬼蛇神”的营地,这里的石洞就是他们的宿舍,他们有的在这里筑窑烧炭,成了卖炭翁,有的在这里“穿山越岭觅干柴,两束柴薪为活计”,成为“担柴客”。官山的每一弯每一岗都洒满了他们的汗水,官山的每一条山道,每一根独木桥都留有他们的足迹。官山山势险要,每砍一担柴薪,都要历经道道险关,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才能闯过,甚至还要用生命做代价。因此,官山锻炼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敢于同大自然挑战的勇士。官山它也极富灵气,给人诸多的启迪,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吃苦耐劳,果敢坚毅,无所畏惧,坚韧不拔,不向困难低头,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官山山环水绕,森林茂密,避远清幽,是一处野生动物的乐园。有老鹰、草枭、白鹇、长尾雉、野鸭、翠鸟等飞禽;有蟒蛇、眼镜王蛇、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类;有河寇、淡水鳗、倒刺耙、鳖鱼、鼋鱼等珍贵鱼种。官山也是周宁县著名的猴山,这里曾经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遗憾的是猴子生存的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猴子现在已所剩无几。

官山美丽神奇,让人流连忘返,尽管现在仍“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我们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一定会成为让世人着迷的又一胜景。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官山 官山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