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美珊/诗意玉林
“玉林路转峡前溪,愎水双江上下齐。时锁烟波封远径,潺潺听觉水声低。”这是一首古人描写穆云畲族乡玉林村的诗篇。第一次读到此诗时,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情景:缓缓的流水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地流淌,水声潺潺如诉如泣,我似乎看到一位绝色的美女,在朦胧的月光下吹箫,那哀婉凄清的箫声不时飘入我的耳际。
玉林村,位于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旅游大道穆咸段。几年前,我曾到过这里,这里的每一个景点,对我来说,都感到特别亲切,尤其是古老的建筑,神奇的传说,为这一方青山绿水平添许多神秘的色彩。这里有座建于1875年的木拱廊桥,是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的彩虹拱桥,长约30多米、宽约7米,顶上覆盖青瓦,内置栏杆屏椅,可供行人歇息,虽经多次修葺,但仍保留特有的原貌。它曾经是周遭三乡五境村民往来的落脚点,这座古朴的廊桥,是玉林村历史的见证。而今,它更吸引了许多建筑专家和游人到此考察观光。
走入村头,眺望山林,满山林木如绿色的波涛起伏,村中一栋栋瓦房在缥缈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如海市蜃楼,蓬莱仙境。沿着溪畔登上坡顶,俯瞰全村,可见村子呈龟蛇布局。房屋依次背靠笔架山而建,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像士兵队列。漫山茶园掩映在竹林之间,新绿丛丛,翠芽青青。屋顶上,炊烟袅袅,周遭一片寂静,顿感置身世外桃源般的心旷神怡。玉林村生态环境是白云山景区生态美的标识。沿田垄走去,就到了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禹王宫。据说,那年这里遭遇洪涝,上游洪水肆虐,三天三夜不见洪水退去。眼看就要淹没整个村子,村民们拖儿带女,抢天哭地。人们惊慌失措,跪下祈求神明保佑,许诺日后定建宫殿,择日祭祀。一会儿洪水便消退,此后村人历尽坎坷,建成禹王宫。每年的正月十三,村民就聚集禹王宫祭祖祈福。“宫镇回龙镇玉林,威灵真实古来今,王功圣德同参赞,意载馨香祷且钦。”宫中题诗道出了这圣宫在村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玉林村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地下土质粘稠,烧出的瓦片呈黛青色,十分耐用,在过去,村里烧出的瓦片远近闻名,因而该村又有了“瓦蓝”的雅称。如今,瓦片虽然已很少人使用,但是该村的房屋仍然一律为土墙木质的瓦片房,也许是为了留住乡愁,或记住他们曾经辉煌的历史。为了不让烧瓦技艺失传,玉林人以师授徒方式代代相传。2015年,他们还投入180万元完成该村风物的修缮。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和交通的便捷,又给该村带来新的契机,在外的后生们踊跃回村创业。玉林人历来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即使在过去困难时期,也勒紧裤腰带,确保子女的就学,为此,才使这个人口不足600人的村庄出了不少的大学生,有的还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回村创业的大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种植茶叶、生姜、刺葡萄、水蜜桃等经济作物,这些质量上乘的产品还销往全国各地,取得不菲的效益,有的人还在城里购置了洋房。农忙时,家在城里的玉林人,开着小车回村摘葡萄,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如今,这个地偏一隅的乡村,成了一方游览胜地。身处祥和环境中的玉林人,人人脸上挂着笑容,即使耄耋老人,其脸上也写满了安详和恬淡,让人想起“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的诗句。
玉林的村名与禹王宫一样充满神奇。相传,早在闽王时代,鸭母娘娘途经秀溪河畔,见此地清溪如带,林木葱郁,便赞扬此地似“玉林”。另传,清顺治年间,穆阳上巷有个人叫林洪贤,他知天文、识地理,喜寻民间传说中的风水宝地。一日春光明媚,他偕同黄埔人林良璧,沿途觅游,至秀溪河畔时,忽见山麓苍翠挺拔处,瑞气直扑。一看地势如龟蛇相会,实乃真武坐堂之福地。林良璧当场赋诗赞曰:“辟草披荆历难辛,韦来胥字于兹岭,山辉水媚超凡景,创业贻休启后人。”于是,两人遂携家眷移居此地,并取村名为“玉林”。
玉林,这个充满诗意的乡村,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今天,着实让人憧憬和向往。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