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黄须友/趣道——评阿壶先生的新作《趣活》

2017-06-25 12:54 来源:宁德网

前年,见到阿壶先生的处女作《生命之树》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收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第二大类,与《论语全解》《曾国藩家书》《国富论》《契约论》《梦的解析》等24本古今中外思想哲学经典名著摆在同一书架上,我并不以为然,心想那也许是阿壶这家伙侥幸得到上天眷顾,偶然中大彩而已。但是,读了他的新作《趣活》之后,我不得不叹服——原来阿壶先生确实是一位实至名归的思想家。难怪老作家梅汝凯先生三读《趣活》后赞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成一家言。”(详见《趣活》之《序一》)

《趣活》表明,阿壶先生已经形成了“趣活论”的思想体系。纵观《趣活》一书,它的内核即一个“趣”字。阿壶先生参透了“趣”字天机,系统地阐发了有趣人生的术、法、道。全书文脉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恬淡流畅,凝练且富含深意,趣味横生,禅意十足,尽显睿智。读后,深为阿壶先生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语言驾驭功力所折服。

书的开篇,从微信群聊“大妈为什么跳广场舞”这个时代话题开始,谈及生活中社会万象,娓娓道来,似乎要带你走入家长里短的日常事务里,但作者笔锋一转,接着一针见血地指出,纷纷扰扰的世间万象的起源无不缘自于“趣”。作者认为:“趣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活动的动机和源动力。人的生命轨迹是由‘趣’驱动而形成的一条轨迹线。这条轨迹线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过程就是人生。”从个体的生命的历程看,“趣”让生命更加丰满,更加精彩;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推动历史向前的是人,让每个人发挥最大潜能的,无疑是趣,所以趣的历史贡献大矣。

本书的作者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我国人文类的有些专家学者,多结论而少调研的现状一直备受诟病。在本书的第四章,作者和哲学老师们一道,科学制作了国人趣活状况的调查表,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世界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得到了一组组活生生的调查数据。我十分感佩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调研结论表明,九成多的国人生活在志趣荒漠里。可以客观地说,我们的社会就像是一部无“趣”运行的机器,动力够足,而磨擦太盛,润滑不足。从芸芸众生诸多的生活可归纳出,人类的一切活动缘自于趣,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许多人无法抓住人生的真趣,甚至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趣在何处,在功利和浮躁的社会氛围下,许多人背离了初心,背离了自己的理想,趣字放两边,利字当头坐。本书的出版恰是给社会开了一剂良药,让人谛听心灵的声音和呼吸,找回心灵归属,返回宁静的精神家园,实属难得,这也是本书的现实意义之一。

在现实社会中,发现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有的人佯装看不见;有的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则大声疾呼,希望别人去改变;有的人大声呼吁并身体力行。此后者,诚如文学巨匠鲁迅先生。阿壶先生则认为,凡事欲破先立,造成今天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主要是传统的功利主义流弊思想横行所致,要转变社会弊端,必须消弭流弊思想,而消弭流弊思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立和传播返本开新的思想理论。这正如网购之于实体店,微信之于QQ,功到自然成。《趣活》志在抛砖引玉,召唤思想启蒙,拂拭蒙在人类初心上的雾霾,回归人们内心所向往的有趣生活。

在书中,阿壶先生还用自己的感悟,启迪人们如何识别真趣以及寻找内心真趣的办法。方法是一把钥匙,掌握了这个钥匙,也许你的人生就和以前大不相同。认真拜读全书,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全书最具分量的篇章,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书的后半部分很好地归纳总结了各式各样生活无趣一族人(书中称为“志趣素人族”)的生活,以及有趣一族人(书中称为“有趣达人族”)的生活,通过对比,并用“趣活论”思想加以剖析阐发,深入浅出,发人深思、振聋发聩。

全书末尾,以“志趣的尽头是觉悟”收官。这一章所占比例不大,但实为点睛之笔,是深化和升华。该章包含寻趣、证趣、定趣、养趣、玩趣、赏趣和悟趣七部分,不但系统地阐述了有趣人生的七个阶段,更重要的是还详细阐明了各个阶段的内涵、要点和意义。读罢该章,幡然明白,时下的有趣达人,以及历史上有所建树的名家、大成就者,无不在趣的基础上深有所悟,为文明天空增光加彩。正如作者篇末所言:“抬头仰望星汉灿烂的思想天空,那些光芒四射的星斗,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耶稣、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等。”

书的结句:“愿灿烂的星光照耀大地,鼓舞着人世间每个人都活得有趣而高贵。”这一句看似是阿壶先生的美好祝愿,而其实它包含着一个趣活法则。是的,“人生而有趣,每个人都可以活得有趣而高贵。”

笔者是阿壶先生的挚友,我从他身上受益良多,在这一点上,我更像一位学生,今天我将《趣活》一书重新诵读了一遍,感悟颇多,记叙以上,内心满满的都是感恩和感谢!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阿壶 趣活 先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