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兴/荷锄秉笔,让生命厚重绵邈
——读李步舒文集《偶话耕读》
春耕时节,作家李步舒文集《偶话耕读》付梓。本是播种季节,却收获硕果,非逆时令,是因为“岁月把我带进了秋的年轮”,是为人生某一个节点进行情感与理性的回顾梳理,是“心路历程的阶段展示”。
大凡人的一生或平庸苟且、或拼搏进取,都会在土地上留下坐标和履迹。正如李步舒所言,每时每刻“我们都与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着某种联系”。即使夤夜静卧,这片土地也仍然静静地支撑着我们。可以说对于中国人,土地仿若生命与依靠,是全部生存价值的体现。从东北黑土地到黄土高原,再到江南鱼米之乡,直至荒原戈壁,都有鲜活、不屈的生命紧紧地与土地黏连在一起,手中的耒耜犁铧、铁铲银锄,都传导着人们对土地的深情。即便案牍劳神、秉笔繁忙时,眼帘总会时时闪现镌刻于记忆中的扶犁扛耙荷锄景象。于是我们开始“怀旧”,经常“念叨起过去在农村老家的生活”,描绘“庭前务花弄草,院后锄禾采蔬”的美好图景。
或许正因为此,李步舒在书中对家园情、乡愁味才倾注了大量笔墨,笔端倾诉的都是“对过去的珍惜与对眼下的珍重”,并认定“都是生命的重要组成”。或者说,这些都已成为李步舒生命的全部。“尽管已经远去和行将远去的还有许许多多,但我坚信,只要青山绿水在,这一切终将得以回放和在更高层面的还原。”
我总认为,完整丰满的人生无非三个方面:生存、进取、仰望,并逐步向高层递进。不知是编辑在编排时机缘巧合,还是作家有意为之,《偶话耕读》的排序:闲适话耕读,但愿人长久,仰望东狮山——恰与人生第次向前向上的步履吻合。
农耕是衣食的源头,是生存的根基。中国农耕文化连绵几千年,浸染着代代炎黄子孙,凝固成中华民族血脉中永恒不变的基因。李步舒对农耕的记忆是深刻的:家门前的藕芋,沉睡的种子,做馅饼的花生,节日里的黄豆,不用笼套和吆喝的老牛,荷锄时的汗珠,小酌米酒的农家乐……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错落有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多彩多姿、多元多味的生存汇总图。
从饮血茹毛到科学昌明,人类先耕耘,后阅读;一边耕耘,一边阅读;饱满阅读,又反哺耕耘,二者互为交融互为滋养。书斋,田野,没有明确的鸿沟与天堑,都需要务实耕耘,序时推进。如果说,田野是物化的耕地,书斋则是人类的精神高地。“读书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虽然不如耕作见效快,但是收获的是知识的增长、学养的提升、思想的飞跃”。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但在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耕余的阅读,更多的是为了生存和功名。这一点李步舒在文集中没有讳言。寒门子弟的读书,也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生存,只是带有拼搏精神在里头。贵为帝王的宋真宗赵恒曾御笔亲作《励学篇》诏布天下,传颂千年,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带有功利性的,即读书就是为了高薪、豪宅、美女、靓车。孔夫子也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艰难苦涩的年头,饥荒和书荒,粮荒和心慌,困顿着如蚁众生。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录取率极低,大多数渴求知识、想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几经努力仍旧徘徊在校门之外。李步舒不甘落后,毅然选择柘荣县首届电大学员班学习,由于用功,学业和事业成就斐然,深受好评。
有了生存平台后,接下来就是进取前行。笔者曾在拙作《贫农阅微,乡村闲话》插页上写给孩子们一段话:“仰望星空时,要记住,俯视前行路更重要。”这一段前行路不会一马平川,而是充满曲折坎坷,“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能得一二顺心是为有福”。人要寻找生活平台不是难事,难的在于后续的进取拼搏,这一过程往往是艰难甚至悲怆的,正如李步舒所言:“第一次出远门的心情是复杂的,小小的行囊无法包裹住此去茫然忐忑的”。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对于艰难困苦的情与景都会在心灵深处留存记忆。对于家境艰难困苦,对于初出茅庐的四顾茫然,惴惴不安,这对他可谓刻骨铭心。所以在怀念祖母时,苦难就是主题:“印象里祖母极少有笑容,除了生活的艰辛外,情感上的苦痛,早就把她的面容凝固了。”生活的苦痛凝固人的笑容,一句话就戳疼人心。那时候,李步舒正值青春韶华,从浙南赴闽东一小乡镇任代课老师,虽只隔一江春水几重山,但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心灵往来的时空确实是千里迢迢,这行程步步累积,步步艰辛,都铺漫在文集上。对“自己曾经艰苦过的生活环境中去重新领略”,对“乡愁味儿总在咀嚼”,对“童年礼物的追忆”,对“默祷中送去又一代游子对山里姨爹的礼敬”……此情此景至真至密,轻款绵长而久远。
但人毕竟是灵长,不能一直沉迷苦难;满足温饱后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人生经历过许许多多,精神饱满的人都会给心灵一个指向:“在这个浮躁胜过宁静的社会里,多一些躬耕,少一些盲从,留点空间独处,留点空间醒悟,从无字处读书,认真去砥砺人生,时刻给自己的心灵搭建一座清凉小屋,也不失为一桩美事!耕读如斯,为政如斯,吟咏如斯”——“心灵的清凉小屋”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如果说耕耘、阅读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寻找、为了突破的话,那么,耕与读的自然融合,则是道德修炼、境界追求、文化传承、品质涵养,是进取拼搏的升华。
笔者与李步舒交往三十多年,深知他走过的路不平坦,勿需说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也是拼搏进取砥砺前行的。他在寻找人生道路的过程中,也经过多年的勤勉奋斗,才有了较好的生存平台和栖居环境,才具备深沉的思虑和深邃的眼光,才有资质眺望远方,仰望星空。有人说,“一个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那是没有未来的。”
眺望寥廓深邃的苍穹,一生饱满阅读,储备足够厚重,方有此境界。仰望广袤无垠的星空,心怀对辽阔深邃、庄严圣洁、自由宁静、壮丽辉煌、智慧高卓的祈祷崇敬。“莫忘大山的恩惠,莫忘仰望星空,只有浩瀚的星空,才能引领人们去畅想去探究。”才能心怀敬仰,为先贤们唱一首短歌,才能去弘扬先贤清风,去延续先贤开凿的前行路。“在仰息天然,推崇传统的伟大时代里,没有理由不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审视辉煌,关注骄傲,义无反顾地沿着先贤的路继往开来。”
从书斋回归田野,阅读闲余,回想并重新体验耕耘,是明心见性,格物致知的自觉,洞察世事,完善自我的修为。荷锄深沉土地,我们的生命厚重;秉笔曼妙书案,我们的生命绵邈。明乎此,才能深刻地领悟闲适话耕读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