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小确幸”年
□ 莫 沽
孩提时喜欢过年,“咕咚咚”一碗腊八粥下肚后,常会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询问母亲还要多久过年。每次,母亲总是笑眯眯地回答:“快了,快了!”余下的日子就在孩子们不停的催促声中,飞快地流逝。
“过大年,穿新衣”,是孩子们最大的奢望,挨到祭灶那天,新衣服基本上就有了眉目。“祭灶不祭灶,孩子要来到。” 祭灶那晚,孩子们在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中走家串户,享受灶神留下的祭灶糖、糖油豆、芝麻糕和葱花饼等花花绿绿的供品。大伙儿边吃边玩边吹牛,待到嘴巴塞不下了,就往口袋里装,几户下来,全身的口袋就都紧鼓鼓的了。这个美好的夜晚是孩子们的盛会,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新衣服的消息告诉给伙伴,已经做好的倍感自豪,没有做好的则在此后可数的日子里天天围着母亲转,在母亲的耳边催促。
准备年货似乎是大人们的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参加。那时物资紧张基本上都是凭票供应,粮有粮票,布有布票,就连肥皂也都要凭票购买,年货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是限期购买,过期作废。为此,买年货都要排队,有时排成的队伍像火车一样长,在那辛苦难熬的等待中,每购买到一种年货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时竟像是不用花钱得到的一样高兴。一次,父亲为了抢购黄瓜鱼,晚上十二点多就去排队了,终于在凌晨三点多时,买到了十多斤,他兴奋得睡意全无,大声叫嚷道:“有年过了,今年有年过了!”把孩子们都吵醒了,大家都用睡眼朦胧的眼睛激动地盯着他,分享着他的快乐。他说他晚上运气特别好,一位同事看到他手里拿着一张孤零零的鱼票排队,就送了两张给他……物质匮乏的表象遮掩不住纯朴的内心,这件事对我们家庭的触动太深了,每逢过年必有人提起,至今已经成为我们一家人年夜饭中的一味不可或缺的调料。
除夕夜,“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过后,关上大门,一家人围在小屋子里包饺子、侃大山、吃团圆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抢先开闸,好像要把一年下来没说完的话全都倒出来似的,饭桌上摆满了菜,好像是一年忙碌下来收获的大展示、大汇总。肉有了,是大块的;鱼也有了,是大全鱼;还有父亲自己种的、母亲平时收藏起来的南瓜、土豆、面豆干、葫芦干等都上桌亮相,都成了美味佳肴,大家大胆夹菜,大口吃肉,在一串串笑声中,也夹杂着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教诲和奶奶虔诚的祝福,我与调皮的小弟弟常在这温馨的气氛中,悄悄地饮上一两口黄米酒,将小脸蛋“画”得红彤彤的。
守岁也是一件让孩子心仪的事,孩子们收到长辈的红包,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小心翼翼地藏进小口袋后,就心满意足地扒在父亲的腿上,依在母亲的怀里,静静地看着炉火星星闪亮,享受不知是从炉火散发出的,还是从父母身上传出来的温暖,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整个世界仿佛仅属于我们一家人的了,不知不觉间孩子们都静静地进入了梦乡,梦里他们幸福地为这个年,轻轻地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年三天”,大家喝年茶、放鞭炮,到处是喜庆祥和的景象。左邻右舍三亲六戚相互串串门,喝杯甜茶叙叙旧,说句好话祝个福,祝愿新的一年生活过得有如杯中的甜茶——有滋有味甜透心。每有鞭炮声响起,孩子们就冲上前,争抢没响过的“闷炮”,大伙儿拿着“闷炮”玩游戏,时不时点燃一两个“闷炮”乐一乐,响了倍感开心,还十分自豪呢!闷了,反正只是闷炮,不响是在情理中,这响与闷的,都一样为村子的喜庆锦上添花。有一回,叔公来串门,我点了一个“闷炮”扔出去,“啪”的一声响起,叔公没提防,怔了一下,我正要笑,却见叔公犀利的目光朝我这边扫过来,我连忙捂起嘴,可还是让他老人家发现了,他快速走了过来,我低着头准备挨训,他在我的头上摸了两圈,说:“鸣炮迎客,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叔公离开时,我往他的身后又扔了一个“闷炮”,叔公又怔了一下,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转过身眼睛直盯着我,我赶紧说:“叔公今年发大财啊!两个‘闷炮’都响了。”他呵呵笑道:“放炮送客,好啊!这孩子像父亲,长大肯定有出息。”想不到叔公竟然一语命中,如今,当我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群顽皮的孩子要发脾气时,就会想起我送给叔公的两个“闷炮”,就会将怒火化为热情,就会将他的宽容和慈祥,撒向我的学生。这三天年,孩子们吃得好,穿得鲜,大人管得少,手里握着压岁钱,尽可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说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潇洒、最自在、最幸福的日子。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却开始怕过年了,我发现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跟我一样也害怕过年。现在的物质生活不知要比儿童时代丰富多少倍,真让人疑惑不解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吕品田先生说:“今天,到处繁忙,普遍躁动,满世界呈现的都是一种‘速度化’的景象。随处存在的激烈竞争、不断加快的工作节奏以及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求,把多少人卷入匆促奔波、紧张角逐的旋涡……”正是这高速运转的生活状态,使人为物所累、为利而竭,使人无暇驻足凝神,无暇品味生活,甚至使人心里严重失衡,世界因此而变得像浮光掠影一般肤浅。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实生活。
不久前,我读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的“小确幸”时,不禁被他那“微小但确切的幸福”感动得热泪盈眶。在物欲横流的功利化社会中,面对高速运转的“生活流”,若想让一切返璞归真,就是妄想,但若只要淡泊名利与金钱,从生活的边边角角中,拾起属于自己的“小确幸”,那同样可以得到一份清心幽娴,一份淡定从容,一份永不褪色的幸福。
树枯树荣,日历翻飞;燕去燕归,新年伊始。面对全新的一年,我没有太多的愿望与想法,仅想先回家看看,看看沧桑的老屋,看看年迈的父母,看看从小疼我爱我的三姑六婶,拉拉家常,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过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确幸”年。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