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颐/烟雨迷蒙白鹭洲
吉安白鹭洲的形胜极似长沙的橘子洲,空中俯瞰,恰似一艘航空母舰,击水大江之中。
己亥正月初六,我与妻走访白鹭洲。此时的白鹭洲烟雨迷蒙,寒意袭人,游客甚少。忽见江面清波涟漪,凝神眺望,赣人冬泳矣。洲头一杆红旗,迎风猎猎,旗下安扎一顶蓝色帐篷,小巧玲珑,旗面与帐篷均绣着“吉安冬泳俱乐部”。今日气温3摄氏度,我十分赞赏冬泳健儿英姿,举双手朝江面竖起2个大拇指,冬泳健儿在水中向我挥手。我意犹未尽地返身离去,只见一块石碑赫然立于面前,碑面4个大字“霞客泊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从不费工夫”。
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二月初二,也是这样天寒地冻,烟雨迷蒙时节,徐霞客乘舟从吉水至吉安,本来船夫想停泊南关,但徐公慕名白鹭洲书院已久,便令船夫返回东边,停泊白鹭洲书院之下,上洲岛寄宿书院中的净土庵,之后在吉安附近游历20多天,直至二十六日离开。徐公对吉安印象甚好,说不比苏州逊色。如今,徐公视为吉安游历大本营的净土庵早毁,唯独余泊舟处留与后人凭吊。我此番寻访白鹭洲,尤想一探徐公足迹今安在,也算如愿以偿。
徐公到吉安,想了却一个心愿,即寻访张候的后人。张候是明永乐年间的进士张宗琏,官至大理寺丞,曾降职常州府任同知,为民办了许多好事。徐霞客曾奉母命,在家乡江阴君山,修建张候庙。徐公到吉水等地寻访,最后在西园的久昌乡,找到张候后人,此时张候后人人丁兴旺,以务农为业,已无读书之人,徐公深为惋惜。徐公在吉安还考察了太平山、青原山、白燕山等形胜人文,拜谒邹元标祠和周忱故居,邹元标是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周忱为明代人,曾在江阴做官,治水惠民。他们都是徐公敬仰之人。
但徐公的《江右游日记》也记录下吉安的“耻辱”:在吉水挂帆起航的清晨,忽然顺水驶下一条快船,一群恶徒跳上船,捆打船主,抢劫财物,还要把船拖走。机智的徐公一刹间跳上岸,急速寻到梅林一王姓保长,一起追赶交涉,那帮强盗只好弃船而逃,所幸徐公行李失而复得,可怜船主的货物被抢走。
2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如此风水宝地,唯有书院才可独占。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吉州太守江万里慧眼识珠,在这清幽静雅之洲创办书院。这位进士出生的江西都昌人氏,实在了不得,为官50年,是清正廉明的政治家,是学有专攻的理学家,还是师道俨然的教育家。他连创三所书院:“白鹭洲书院”“宗濂精舍”“道源书院”,连获宋理宗御笔匾额,为南宋王朝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更是忠贞不渝的爱国者,主战抗元,两遭罢相,抱恨退居饶州芝山,凿池为“止水”,元军破饶州,老人家毅然投止水殉国。
今天,江万里的汉白玉坐像矗立于白鹭洲书院大堂,令后人仰之弥高。
若论白鹭洲书院的得意门生,文天祥应占魁首。书院创办第15年,书院学子文天祥高中状元。书院的展室,悬挂着一幅历代吉州状元谱,从南唐至清朝历1000年计17名状元,庐陵(今吉安市青原区)人氏文天祥名列第三位。纵观历朝历代选拔人才,“学而优则仕”似乎是公正的不二选择,然而,“优则仕”之后,能够“天地有正气”,能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吉安的状元公里唯有文天祥,全国的状元公里,也大约唯有文天样。
所以,千年书院,但有文天祥同学,足矣。今天,白鹭洲书院门前,青年学子文天祥,身着新科状元袍,胸佩大红花的雕像,正沐浴在烟雨迷蒙之中,踌躇满志又微皱眉头的他,似乎已经感受到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前程和自己肩上的重任。
3
自白鹭洲书院横空出世,便一直引领吉安书院教育的发展,吉安崇文重教蔚然成风,成就了吉安三千进士的科举辉煌。余秋雨先生曾统计过,科举朝代,全国共计十万进士,那么,吉安一个府,出产三千进士,约占全国三十分之一。
宋元时期,白鹭洲书院以弘扬理学、培养忠节济世之才为教育宗旨。明清时期,白鹭洲书院成为王阳明心学交流传播中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白鹭洲书院开启西式教育之风,更名为吉安府中学堂,民国创办中山学院,堪称弦诵不绝,办学不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忠节义烈之士和经世致用之才。
今天的白鹭洲书院已辟为书院博物馆,碑文介绍,吉安市2013年斥资1.7亿元,为史上最大一次修缮工程。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与白鹭洲书院近在咫尺、建筑风格一致的白鹭洲中学,同样修缮一新。也有碑文介绍:白鹭洲书院始建至今,因环境承载有限,白鹭洲中学发展受制,吉安市在庐陵新区辟地296亩,投资2亿元兴建新白鹭洲中学,办学规模可达6000人,同时对洲上老校区提升改造,保留1500人的办学规模,延续白鹭洲书院千年书声不断,庐陵学子得以“真儒过化”。至此,由古代书院至民国中山学院再到现代学校,一座绵延千年的庐陵教育博物馆展现在我们面前。
能在白鹭洲中学做一回莘莘学子,是很幸运的。
责任编辑: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