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府的转身
□ 张贤泉
进入双溪古城承柱门,中山路古街各类老铺迎面排开,其中一座恢弘大气的黑瓦白墙建筑豁然入眼,“薛府”二字十分醒目。
来双溪之前,我已接到好友的几次电话,说他的祖屋已被修葺一新,名为薛府文化艺术中心,免费对外开放,极力邀请我前往参观。
三十年前,当好友领我踏入薛宅的那一刻,就被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所包围。走过下廊,迎石阶而上前厅,抬头望见一块硕大的匾额高悬堂上,“品学兼优”四个金字闪闪发光。正堂两边柱上的楹联为“花萼联辉一门三号凤,桂兰挺秀四世八登龙”。
好友见我满脸愕然的神情,告诉我说这些牌匾与对联都是有故事的。原来,屏邑名士薛文潮当年战死台湾,其弟薛文涛运回灵柩,途中娶福州女子李如碧为妻,生子薛凤翠聪慧好学,为县府授予“品学兼优”牌匾。后文涛与凤翠逝世,李如碧携儿媳苦心经营,家道蒸蒸日上,子孙明达进取,人才辈出,成为双溪古镇上的名门望族。
当好友母亲得知我是漈头人,说自己娘家是安溪张氏,与漈头张氏同祖同宗,按辈份我应叫她姑妈。于是,我在双溪有了一个姑妈,我时常出入薛家便没了当初的那份拘谨。
如今经过修缮后的薛府,一如往日的婉慧,摈弃现代元素的介入。浮雕门框、墙头灰塑、厢房木刻,均按原先的模样加以修复。又经义工们的精心布置,府内家私摆设均十分搭调,一桌一椅的安放都那么浑然天成,就连墙角处悄然绽放的莲花也叙说出了主人的雅致与热情。三三两两的游客们,放慢脚步,或注视薛氏先人的金字匾额,或观赏屋内四处金碧辉煌的古典装饰。大家都压低了互相交谈的声音,生怕惊醒那些沉睡多时的往事。
穿过正厅从侧门进入后厅,便是薛家往日的灶间,如今是薛府咖啡的加工场所。一位妙龄女子正在磨制咖啡,我听见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同时飘过一缕馨香的咖啡味道。顿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姑妈在灶间忙碌的身影。然而姑妈已于数年前驾鹤远归……
一道午后的阳光从后厅天井上方照射到一钵吊兰的叶子上,泛映着叶片周边白色的光芒,显得格外柔和。后院空地上的满园牡丹也正竞相开放,似乎在向进屋的人们招手致意。这些与老屋内的任何一处部位,都将韶光和过往的繁华融化为一段可以触摸到的乐章,久演不衰!
薛门豪宅,日月星辰光照数百年,如今却更加熠熠生辉,昔日的陈朽破败已一扫不见,展现于世人面前是一处崭新的艺术中心。对于薛家,修缮薛府并兼揽诸多公益功能,不仅光耀门庭,更为宣传和保护当地历史文化起到作用。听说薛府正在发起一个创想者计划,将为薛府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元素。或许,不久后再次踏进薛府大门,会发现她已经又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夕阳西下,我恋恋不舍地从薛府里走出,徘徊于古朴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后街。此时,巷道中已经充盈着古镇人家的饭菜清香,而我忙着将街巷两旁的古墙残堞以及在晚风中摇曳的花姿草影如数摄入相机。巷中走来一拨行人,一位手执记录本的男子上前与我搭讪,自我介绍说姓叶,来自华侨大学,到双溪调查古村镇保护现况。叶老师问我有何保护古村镇的建议。我向他展示了相机中几帧薛府的照片,说或许当前的薛府模式值得借鉴。叶老师频频点头,与我加了微信好友,说日后联系,道别后离去。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