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郑梅/雨崩神瀑

2019-08-31 10:24 来源:宁德网 郑 梅

p1_b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敬畏自然、心存善念的生灵。

——题记

如果说雨崩是梅里雪山灵魂的窗口,那么,雨崩神瀑就该是一条阶梯,一条人们通往梅里雪山的阶梯,一条人们通往内心信仰的阶梯。她让原本神圣而不可攀登的梅里雪山变得可触摸,她让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心中的神山实现对话,使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有了根。

前往雨崩神瀑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拖家带口的藏民,有走路颤颤巍巍边走边念着经文的老人,有端坐在背篓里吮着指头笑容灿烂的婴儿,有步履稳健闲庭信步似的大叔大婶,有身手敏捷的小学生,有健步如飞的年轻人。他们坚定地专注于脚下朝圣的路,还没到雨崩神瀑,可他们脸上散发出的神圣光彩以及朝圣时该有的虔诚早已氤氲了沿途的山光水色、花鸟虫鱼以及望眼欲穿的我们。

所有人对所有人都散发着善意,从走路时的避让到相遇时灿烂的笑容,从一句简单的鼓励到休憩时的攀谈,人性的善良在这条朝拜的路上焕发着璀璨的光芒。往来的每次相遇,你都将收到微笑,偶尔会有藏民对你说“扎西德勒”,下山的朝拜者常会给气喘吁吁的上山朝拜者打气加油。一路上,我听到无数声“加油”“快到了”“神瀑就在前面”。本是全然陌生的人,在擦肩而过时居然可以像邻居一样非常自然地打着招呼,相同的艰辛和目的、一致的向往与期许贴近了本无交集的心。

正如世间极致的美好都不会唾手可得一样,从海拔3000米的雨崩村到海拔3663米的雨崩神瀑脚下,十公里路程足以让像我们这样的徒者爬到气竭。似乎是为了考验我们似的,这看似不长的十公里山路几乎全是牛马的粪便堆积而成的,充斥着刺鼻的气味且泥泞不堪。加上高原天气变幻莫测,晴雨飘忽不定。正当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时,说不定就突然冒出一场雨“噼里啪啦”砸在你头上,眼看下雨,可还没等你拿出雨伞或穿上雨衣,太阳又嬉皮笑脸地出来招摇了。

路过传说中的金库,看到金库前的树枝上挂着很多藏民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石壁上用酥油粘贴着许多钱币,上方有一行像是藏族文字一样的黑色纹路。两个藏族年轻人走进,对着石壁鞠躬。他们自豪满满地向我们介绍说,那些黑色纹路是天书,这些天书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变化的,这是神瀑对人们启迪和教育。

沿途,玛尼堆、风马旗随处可见。河边的石滩上玛尼堆林立,行走其间,我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朝圣者叠的玛尼堆,从而影响到他人的祈福。这叠得高高的,不仅是人们层层叠叠的祈福祝愿,叠起的每一块石头上更是寄托着他们的情感、理想和追求。那从高处流泻下来的风马旗,随风翻飞,宛如不慎跌落人间的彩虹,循着彩虹,他们向上苍诉说自己心中的愿景。一直坚信,祈福中每个人心都是柔软而向善的,他们在风马旗、玛尼堆上种下的善念隔着时空与后来的我们对话,让我们将所有的良善传播。这种柔软与良善就像湖中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不知不觉就荡到心田。

去雨崩神瀑朝拜的人大都会在神瀑下方转三圈以接受神瀑洗礼,让神瀑洗去自己的疾病恶念,洗去艰难困苦,净化身心灵魂。当冰冷刺骨的雪水从头顶浇下来时,一种极度浓缩的压抑从头顶砸下来,霎时呼吸停止,当我终于呼出一口气时,一种战胜自己的豪迈从心底涌上来,在这呼吸的瞬间碰撞着,碰撞着,一种对自然“敬畏”的情绪慢慢沉淀,沉淀为信仰。原来,一路翻山越岭狼狈不堪,一路大汗淋漓艰难困苦,只为这一刻!突然,有些理解藏民们披星戴月赶赴神瀑在太阳升起时接受神瀑洗礼的虔诚;理解他们怀中紧紧抱着幼小的孩子接受神瀑洗礼的果敢;理解儿子扶着年逾古稀的父母亲接受神瀑洗礼的坚定;理解那些在神瀑下转着自己年龄圈的年轻人眼中的无畏……这一刻的雨崩神瀑就像是一个誓言,人们在接受洗礼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宣誓,让心中的誓言一点一点地涤荡着自己的灵魂,一遍一遍地加固着自己心中的信仰。

人们喜欢梅里雪山,除了惊艳于她的恢宏壮丽,更多的是因为她是人们心中的神山。人们去雨崩神瀑,除了因为神瀑雄伟壮观,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人们心中神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成的,她的根源于人们内心的信仰,融入血脉中。雨崩神瀑没有神佛,藏民们却翻山越岭来朝拜,他们朝拜的不是具体的物像而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是对大自然至高的敬畏凝聚而成的信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自然存在,心之所向,这种信仰便不会消失。

责任编辑:陈淑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